美文网首页一百贝
作为病人家属,我是如何照顾脑梗母亲一点点恢复自理能力的?

作为病人家属,我是如何照顾脑梗母亲一点点恢复自理能力的?

作者: 梦幻闻书香 | 来源:发表于2020-07-05 19:37 被阅读0次

    作为一个家庭主妇,我的工作是照顾脑梗后的老母亲,目前已经居家三年没有上过班了。说实话,照顾病人比上班累多了。上班时工作有做完的时候,可是,照顾病人加上家中的琐事,没有清闲的时候。

    三年来,我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对如何照顾脑梗病人有了更深的体会,所以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身处疾病中的病人及家属一些帮助。

    突发的脑梗,其实隐藏已久,只待机会爆发

    如果生病了,不吃药,能好了吗?老母亲患高血压十几年了,就是不吃药, 固执地谁说也不听,就说吃了药胃口不舒服,除了偶尔头晕,也没啥大问题,也就由着她了。

    2017年春天,距离我儿子高考还有一个多月时,母亲突发脑梗,原因说起来可笑,居然是因为我把她带到汗蒸房汗蒸,引发了脑梗。

    汗蒸房明确说过,血压高于160不能汗蒸,我想当然以为没事,就是我的无知引发了这次脑梗。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要不我一定买来吃。

    正值儿子马上就要高考,突发疾病,我在医院的日子度日如年,又担心母亲身体,又担心影响儿子高考,常常夜里睡不着觉,焦虑、悔恨掺杂其中,真的希望时光能倒流回去,一切都重新来过。

    住院的日子,当时对这个病情一无所知的我,一脸茫然,想起医院陪伴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每一次上卫生间,4月的天,我大汗淋漓,从里湿到外,母亲挪不动脚,我就把她的胳膊架在我的脖子上一步一步的向卫生间挪,本来就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人上厕所次数又多,加上白天输的液体,一晚上,要去七、八次厕所,基本上一个小时去一次。回来刚刚躺下,还没有入睡,又喊着要上厕所。

    在医院度过的白天黑夜,曾经无数次的想,母亲什么时候才可以自理?

    治疗过程中,我开始进一步了解脑梗,是因为血管里面有血栓,血栓脱落,脱落在脑部,就造成脑梗;脱落在心脏就会造成心梗;还有可能会脱落在其他部位。

    母亲脑梗在右边,所以导致左腿软弱无力,出院后的计划就是,每天都让站起来活动,站立、甩腿、走路。

    每每看着,母亲两条腿站在那里,左腿不由自主的膝盖弯曲,身子朝左边倾斜的时候,我及时上前给予帮助。家里也因此在卫生间、阳台安装了扶手栏杆。

    母亲也无数次的问我,"什么时候我才能好?"这句话代表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对疾病后能快速痊愈的期望、对以前自己行动自如的怀念……

    好在母亲脑梗面积不大,且身体素质好,半个月就出院了。医生一再嘱咐,要抓住黄金时期多锻炼,能有一个良好的恢复。母亲的高血压是诱发脑梗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是这次汗蒸,可能还不会引起重视,自从出院后,母亲按时服药,降血压的、治脑梗的、降糖的,按时按量服用。

    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可是,在艰难也得咬牙往前走,只有坚持,才有可能看到恢复的希望。

    回家后的康复训练固然重要,最重要的却是心理建设

    出院回家后,我们把母亲的恢复计划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是身体的康复训练;一个是心理建设,这两个方面一个都不能缺少。

    身体的康复训练

    在医院,母亲可以下地时,我就发觉脑梗区域在右脑,导致左半部分,尤其是左腿,特别没力气,左腿就站立不直,站一会就容易打弯,按照医生的说法,就是脑梗区域压迫力、了左边的运动神经,导致运动能力障碍。

    在出院前,家里已经安装上了扶手和栏杆,卫生间、阳台、卧室,只要是母亲站起来可以扶到的地方都有,方便她随时抓握,这个时候身边一定要有人,不能单独让病人自己锻炼,万一手抓不牢,就特别容易摔跤。

    在康复训练中,母亲也不时有意外发生,不是从沙发上摔下来,就是从椅子上摔下来,有时碰着头,有时手指骨折,更有一次厉害的就是大腿骨折,一个多月离不开轮椅。

    训练过程中我看着母亲的左腿从站直到慢慢打弯,赶紧一把扶住,并叮嘱说"快把左腿抬起来,甩甩腿,抖抖腿,腿就有劲了",说实话,这招特别有效,只要抖抖腿或者甩甩腿,就能站直了。

    康复训练是枯燥无味的,我就慢慢地引导并告诉母亲,今天的她比昨天进步了,今天站了十分钟,昨天只站了8分钟,帮助她树立恢复的信心。不光嘴说,我还拿小本本记下母亲的进步,时不时拿出来和母亲分享进步的喜悦。

    比康复训练更难的是心理建设

    每一个脑梗病人在发病前,和正常人一样,啥能能干,家里家外那是一把手,我的母亲就是,80多岁时,还洗自己衣服、会用洗衣机、打扫地、擦地、做饭、洗碗……家里的事情压根不用操心。

    可是脑梗后,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更别提帮家里干活了,这就在心理上有了极大的落差,总拿自己的以前和现在比,正因为发病后,什么也干不了了,很多病人没有信心再活下去。

    我朋友的母亲也是突发脑梗,她母亲还年轻些,有文化,脑梗后,躺在床上就不起来,说要在床上等死,说啥也不锻炼,愁的他们一家不知该怎么办?

    脑梗病人有这种心理落差很正常,不要认为这是反常现象,假如这事放在我们身上,势必也会产生这种想法,什么也干不了,还拖累别人,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产生这种想法后,连活着都觉得太难了, 更不想再折腾自己了。

    然而,病人越是这样消极,我们越需要给他们加把劲,鼓励他们战胜疾病。

    母亲脑梗后不爱说话,有时甚至一天没有一句话。我就每天找话和她说,常常提起以前的事、翻出以前的照片,和母亲聊家常……有时老公上班,儿子上学不在家,就我和母亲两个人,都不说话,我都感觉快抑郁了,但一股力量始终支持着我,我一直坚信,日子不会就这么下去的,一定会有转机的

    儿子高考很顺利,考上北京一所著名高校,母亲也开始慢慢恢复,一点点进步了。

    脑梗病人康复之路:做力所能及的事

    脑梗病人的恢复是个长期的过程,以下三点我认为很重要:

    不要把病人当成是病人

    很多病人家属总把病人当成病人,什么都不让干,就等着人照顾就行,我总结出来一个规律。

    早在母亲脑梗前,母亲就开玩笑说"我是咱们家的保姆,什么活都干,如果是其他人家,找个保姆照顾我,我估计早就躺床上,什么都不能干了。"想想这话实在是有道理,老人什么都不干,他就没有存在感,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

    发现这个现象后,我就安排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手绢、洗内衣、择菜、擀面条、烙饼,干一会歇一会儿,这样母亲不累,还觉得自己能给家里做点贡献,不是个废人,这样的信心树立起来以后,能干的活就越来越多。

    锻炼需要制定目标

    母亲病后半年,我开始推着轮椅带母亲出门,外面空气好,见到的人多,尤其是陌生人问到母亲年龄,总是夸她不像高龄老人,这无形中的表扬给母亲带来了很大的动力,可能比我们家属说一百句话都顶事,这有点像小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可是能把老师的话当圣旨,是一样的道理。

    慢慢,我开始动员母亲站起来在马路上走,一开始,下了轮椅后,我扶着母亲一步步地往前挪,再挪回到轮椅旁。后来,感觉可以让母亲推着轮椅走,一来这样不走重复的路,二来她的手有着力的地方,更有利于身体的平衡。

    起初,母亲走到20米,就说走不动, 要坐轮椅,为了让母亲多走一点,给她制定了目标,从20米、到50米、到100米,现在,早上我们一起去早市买菜,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母亲可以走四段,每段200米左右,外面锻炼得多 ,在家里母亲就可以自由活动,由此我也省心不少。

    这个锻炼方式有点像我们给自己定目标,明确目标后,就知道方向在哪儿,也就有了动力,利于更好的完成。

    久病床前无孝子,考验的就是家属的耐心和理解

    照顾病人,最考验的是家属,我们家只有我一个女儿,照顾母亲的重任只有我一个人承担,每每这时,我就特别羡慕别人家子女多。

    病人脾气不好,刚刚还阳光灿烂,一会说不准就阴云密布,可是,这也不能怪病人,病在谁身上,谁知道难受。

    有时母亲不想走路,说腿没劲,我还不理解,觉得好好地,是不是不想走,其实这种状况确实存在,只是因为家属不是病人,理解不了病人的痛苦。

    有时也想和母亲发脾气,觉得她不体谅我,可是反过来想想,谁都有老的时候,这个时候正是父母最依赖我们的时候,此时不尽孝,更待何时?

    小区里面有很多脑梗病人在锻炼,大部分都是半身不遂,经历了坐轮椅的阶段后,然后开始不懈的锻炼,每天在小区里面一圈一圈,走好多个小时。冬天穿着羽绒服、戴着帽子、围巾手套,全副武装的走;夏天背心短裤,浑身是汗,不停地走。

    时间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最终,我在这些人身上看到了锻炼的成果,他们开始步伐加快;开始买菜;开始能弯下身子,去捡地上掉落的东西。

    我为他们感到欣喜的时候,更多看到了母亲的进步,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一年有300天都能看见我陪母亲锻炼的情景。

    和其他病人多交流,分享我的经验

    我是个多管闲事的人,公园里、小区中碰到和母亲一样病症的人,总要多聊几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现在脑梗病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医院最年轻的脑梗病人才20多岁,因为抽烟喝酒熬夜,导致中风脑梗。

    如果去医院的康复科,看到的这类病人更多,朋友的母亲半身不遂,连站都站不起来,整日躺在床上等死,自己也表示早就不想活着了,家属说,这病一时又要不了命,可是病人也不锻炼,这可怎么办呢?

    最近在公园碰到一个70岁的老太太,老伴推着轮椅,还有一位老人陪同,脑梗的老太太腿抬起来,半天在空中晃悠,就是落不到地上去,典型的半身不遂,她老伴告诉我,老太太没有信心,总说再也站不起来了。

    我看着老太太,笑呵呵对她说"看着真年轻,不像70岁,像60多岁。"接着告诉老太太,“我母亲80多岁脑梗的,现在已经三年多了,你看恢复地多好,您还年轻,一定可以恢复的更好。”

    说完这些,我还不忘叮嘱她老伴,家里一定安装上扶手,方便病人活动,每次碰巧遇见老太太在锻炼,我总是会鼓励她说“有进步,比上次好多了。”

    这样多管闲事的事我可是做的不少,和病人家属分享总结出来的经验,总觉得我们都是同病相怜,总想让每个病人都摆脱病痛的苦恼,重新恢复健康。

    每天都看见新病人,看着他们无助的眼神,真想上去帮一把

    今天公园里,来了两位新病人。

    一位50岁左右,在我每天跳绳的树荫小路上,和他一起的是她的丈夫,推着轮椅。

    病人站在轮椅的一边,我跳绳的时候,她没有走动,一直站着,想来,走一步,对她如何的艰难?

    过了一会儿,我看着她,挪动起沉重的右腿,使足了力气,耸起肩膀,把右腿从地上努力地拔起,刚刚抬起,还没有迈出一个手掌的距离,又沉重地落在了地面上,紧接着,肩膀又耸起,使劲抬起左腿……

    她一共走了五步,这五步是多么的艰难?使尽了浑身的力气,她停下来重新坐回轮椅上,开始揉膝盖。丈夫默默的看着。两人的眼神是那样的无助,那样的无力。

    他们两人的眼光中看不到一点光,看不到一点希望。

    还有一位病人一位年轻的女孩,30左右。女孩儿站在墙根儿,背后是母亲,女孩儿身上系着一个40厘米宽的腰带,母亲在身后拽着腰带。女孩儿父亲,坐在轮椅上唉声叹气。

    女孩右眼闭着,睁着左眼,右手耷拉在胸前。假如母亲不是在后面使劲拽住她,可能就要跌倒。女孩父亲上前拉起女儿的右手,使劲的拍打呵斥着,"你能不能用点儿劲儿?"女孩没有任何反映。

    父亲此时又一次把女儿的手掌撑开,一巴掌拍打下去,这一巴掌中,有他的愤怒、沮丧、无奈和失望、还有无可奈何……

    父亲那一巴掌下去,不知有没有唤醒女儿?

    痛苦的是病人,更痛苦的却是亲属。

    我们是一群守候在病人身边的家属,眼见着原本活泼泼的生命,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情景,家属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总想多给病人一些帮助最后却发现不得要领。

    常言说"病在谁身上,谁自己知道,难受的就是病人自己。"没有得病的人是体会不到病人的痛苦的。

    我想对母亲而言,她的无力不仅仅表现在腿上,同时也表现在手上和心里。

    和每一位病人聊天过后,我的心情都很沉重,我希望所有人对身边的脑梗病人,都能够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

    脑梗注意事项

    这里顺便给大家普及下脑梗的成因及注意事项:

    血栓,是动脉硬化引起的,因血管壁增厚,血流不畅就会引发堵塞。如果血栓出现在脑部,就会形成脑血栓,可导致脑部供血受阻或中断,严重可导致脑出血或脑梗的发生。血栓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尤其是这4类人,要尤为引起注意:

    ① 缺乏运动者

    人长期缺乏运动,或长时间久坐,将导致血液流速变慢,血管内垃圾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血栓,形成潜在的风险。

    ② 肥胖者

    人越胖,身体所承受的重量越大,血液流动起来越困难,如果再加上久坐不运动,形成血栓的几率更大。

    ③ 吸烟者

    吸烟是导致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④ 不爱喝水者

    人的身体不能缺少水分,如果长期缺水,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发生,比如便秘、结石、痛风等,也会引起血液粘稠度升高,血液循环变慢,尤其是三高患者,不喝水导致的缺水,会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预防脑梗的关键还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早睡早起,不熬夜,不暴饮暴食,不接触烟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照顾脑梗病人,帮助她们恢复,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关心,是一种爱护,也是一种历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为病人家属,我是如何照顾脑梗母亲一点点恢复自理能力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fb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