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状元之乡”。从隋朝开始,至清末废止,在科举1300年历史进程中,苏州共产生了51位状元,数量遥居全国之首。状元成了苏州一份特殊的文化遗产。按现在的辖区计算,历史上苏州曾出现过46位文状元、5位武状元,其中文状元数量占全国总量596位的7.72%,居全国各城市之首。最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时期苏州一共出过26名状元,占全国114名状元的22.81%,而同期苏州的人口只占全国的1%左右。
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古典园林50多处。
在历史长河中,苏州状元在苏州城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也在苏州园林中留下足迹和佳话,今天我们就选取其中的一些状元和园林的故事,聊聊苏州的状元,苏州的风雅。
一、柴园:宋朝第一位苏州状元黄由(1150-1225):
苏州城里第一座“状元坊”,是平江府韩彦质为南宋辛丑科状元黄由所立。时间在南宋淳熙八年(1181),地点在苏州城内醋库巷。
黄由家就住在醋库巷内现在柴园这个位置。
柴园位于醋库巷44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南宋状元黄由家曾居住于此,清道光年间潘曾琦宅园。光绪年间,由浙江上虞柴安圃购得,重修扩建后,人称“柴园”。抗日战争爆发后,渐散为民居。50年代,苏州市南区人民政府曾在此办公。1957年后为苏州盲聋哑学校使用。
2012年学校搬迁后,苏州市教育局在这里建了苏州教育博物馆。 苏州教育博物馆是建在园林里的博物馆。
柴园现存面积2150平方米,园中尚存鸳鸯厅、船厅、水榭、曲廊、半亭、假山、水池、花木等。东部住宅存门厅和堂楼,楼前石库门上有怡园主人顾文彬题“嘉门善祥”砖细门额。东宅西园,园中前有鸳鸯厅,宽敞豪华,后有楠木厅,典雅淳朴。其间布置庭园四区,以中园最佳,水池清幽,船厅怡然,山石奇巧,丘壑自具。
黄由:(1150~1225年),号寅斋,自号磐野居士。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状元。 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其父黄云。
黄由自幼好学,年方十二三岁便教授群童读书,20岁时考入太学。1181年考取状元后,通判绍兴府。当时大旱,黄由赈灾有政绩,升秘书省正字,迁著作佐郎。后奉命出使金国,回国后升任将作监、嘉王府赞读。绍熙中(1190-1194),因帮助宁宗即位,深得宁宗赏识,权礼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嘉定初(1207),知绍兴府,进浙东安抚使,官至正奉大夫,刑部尚书兼直学士院。1225年去世后,追赠太子少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