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

作者: 徐徐聪 | 来源:发表于2018-03-11 10:24 被阅读0次

    一、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传统的学习是以灌输为主,强调系统的学习,追求的是知识的传递,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容器 ,采取灌输式的 “输入—产出”模式 ,当然在儿童还没有较强的自我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时候 ,这种学习模式有它积极的意义在里面,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 ,这样学习模式必须适时转变。然而 ,这种学习模式在我国中小学的各个阶段还是占据着垄断地位,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从学习理论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来说 ,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汲取知识的过程,学习方法需要不断地改进。纵观教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 “系统学习”与 “问题解决学习”在教学史上是此消彼长的,但是它的中心宗旨是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从强调以“灌输为中心的教学”向强调以 “师生互动的对话为中心的教学”的转变。前一种学习模式的出发点是希望学生在掌握 了系统知识后指导以后的生活实践 ,后一种学习模式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师生的互动以及实践活动的方式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生活知识。从教育理论自身的发展来说,克伯屈的 “设计教学法”、杜威的 “五步法”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都体现了 “解决问题”这一当时研究性学习的核心 目标。“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哲学观以及“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也要求学习观向研究性学习的转变。

    二、我国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到了今天才有的,20世纪60—70年代 ,研究性学习在欧美各国曾进行过实践和理论的探索研究,并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倡导,被不同的教育思想流派所吸收、改造和传承。到80年代,研究性学习开始被 国际社会普遍认 同并广泛加以实验研究 ,如美国的PB L 、法国的TPE ,日本 的 “综合学 习”,他们与我国的“研究性学习”基本内涵都是一致的。

    钟启泉教授是这样界定的:“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形态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 ,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 ,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从上述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 旨在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调的是学生思维的主动活跃性 ,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一种基于学习资源开放式的学习,是一种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课程模式。

    三、提倡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之所以被我们素质教育所提倡 ,是因为这种基于多元智力理论 、“全脑学习理论 ”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方式和课程模式主要是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和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这也是由研究性学习的特质所决定的,其教育意义在正在于此。

    (1) 开放式问题解决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开放性的问题说的是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问题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模糊性,解决方法也存在某种程度的模糊性 ,解决者可以用不同的观点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发展 多元 的复杂的原理。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广泛。

    (2) 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情景的真实性是研究性学习的生命线。所谓真实性情景就是指学习的内容 、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结果都要有现实意义,应该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 “真实性学习”。这种课程除了有理论化的书本知识,还有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以及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他们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 ,使文化进入学生 的 “生活经验”和 “履历情景”。

    (3)渐进式的解决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问题设定、问题探究和问题的解决与表达。按照贝瑞特等人的学习概念,渐进式问题解决应该存在四个循环往复的环节 ,那就是 :理解与计划、行动与分享、反思 、和在思考与修正。而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老师和学生应该共 同介入问题 的解决当中去 ,换句话说就是 ,老师的引导要和学生在思维步伐上要尽量保持一致 ,共同参与其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ii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