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大城市几乎都有这个问题,我不想从规划角度谈,我要跟大家说的,就是住得离公司太远,对你的人际关系有什么损失。
我就会告诉这位关系户同学,去北京的几个名胜古迹转转,看看,有启发:
一个是故宫,还有一个是圆明园。
|军机处的青年
紫禁城里有一个地方,叫做军机处,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军机大臣能看见皇上看见的大部分东西(私人小报告不行)。
早期的军机处就是一个项目组,各人在自己的部门里都还有编制,比如吏部尚书还是礼部尚书,兵部侍郎还是兵部尚书,但是你做了军机大臣,这就是在皇上身边工作的人,权势、提升机会都会好很多。
军机处左边一溜房子,就是军机大臣休息的地方,如果要用兵打仗,军机大臣就跟这里睡了,皇上有什么事,随时能叫来大臣商量。
清朝是个很勤奋的朝代,全国最大的一群地主,要早晨三点起床上朝,晚上还要睡在单位里。
军机大臣在宫里就得忍在这些房子里的炕上,累了就打个盹儿。
更苦的是那群军机章京,也就是“小军机”。
小军机一般年纪都不太大,级别比较低,大的就是司局级,小的就是处级。有的是新点的翰林,这是出身好的,有的就是“笔帖式”,写满文的翻译(重要的清朝文献都是双语的)。
这些人给大臣们打杂做手下,做基础的文字性工作,住在右边一溜房子里,随叫随到,倒班回家休息。今天体制内的单位,帮领导写材料的同志,对这个应该有感受。
这么苦的工作为什么有人做?因为它接近权力的中心。有机会。
|官二代小保安
今天清华和北大之间,过去有个园子叫畅春园,现在不剩下什么了。
过去这是康熙的住处,康熙中年之后很少住在紫禁城。最后康熙就死在这个园子里。
当时还没有地铁4号线,清朝的官员如果要经常去畅春园办公,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在附近找房。
有些人直接住在畅春园里面,不回家。这群家伙是御前侍卫。
清朝最有前程的青年,文的在军机处当小秘书,武的则是御前侍卫中当小保安。小秘书还有可能是寒门贵子科举出来的,小保安则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官二代,有的还是皇上亲戚的孩子。
这些低级的御前侍卫做的活儿很无聊,站岗、巡夜、检查消防和门锁,这是无聊杂事堆积而成的岗位。但是对领导来说,很多无聊的杂事真的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分担。
当了御前侍卫的青年都是兴高采烈的,上百年的传统告诉他们,这无聊的工作会让他们有快速提升的可能,一旦有紧急情况护驾成功,那就是飞黄腾达。所以这些人的眼里没有疑惑。
这也是我们今天的职场关系无法相比的,因为你不知道公司领导让你辛苦几年,会不会有一个好的报偿。
但是如果你远离领导,不愿意出力气。追求“自己的生活质量”,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是不是一个好领导了。
你要试探领导,你试探了可能发现他是个烂领导,你要不试探,永远不知道他是不是好领导。
|住对门的儿子
康熙的儿子里,最终继承皇位的是四皇子胤禛(读作“yin四声;zhen一声”),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胤禛的家住在今天的雍和宫,但是爸爸越来越多的在郊外的畅春园去住之后,胤禛就在旁边盖了房(爸爸会赏赐,但自己要花不少钱),方便随时进去听爸爸老板吩咐工作,这个园子越盖越大,就是后来的圆明园。
畅春园离紫禁城好几十里地,这就是老板的特权,我决定住在哪,你们来向我集中。
胤禛住在隔壁,有人造反作乱、有什么自然灾害(比如地震),他骑上马十分钟就能到皇帝身边,看见活爸爸可以护驾,看见死爸爸可以即位。
你说喜欢你住的地方,说这里是交通枢纽、说这里是商业中心、说上风上水,我觉得挑住处这些都没错,但是我更主张,职场中人要把住的,是“权力中心”。
什么叫权力中心,你领导发布命令的地方就是权力中心。
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地方就是你的工作单位。
有的单位比较特殊,可能领导在总店、总公司,集团公司这样的地方,你要提升,就要在这种地方的附近居住和生活。
偶尔可以被放出去管分公司、带兵或者办事,但仍然要时常回来汇报。
雍正的二哥是太子,他因为身份的缘故,长期留守在紫禁城里,但当权力中心在畅春园的时候,紫禁城就成了远方,父子关系的恶化,和距离上隔阂很有关系。谣言的主角永远都是刚刚走开的背影。
“不常表忠心,至亲也不亲。”
越是亲密的关系,越应该在空间上拉近距离。
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个是颐和园的李莲英住处,我放在文后的延伸阅读,供学有余力的同学。
|住远住近不仅仅是经济账
有一篇论文,叫《中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及其特征》,作者是刘志林等三人。这是2009年的论文:
“从调查样本的总体特征看,居住地和就业地之间的平均距离为6.4km:25%居民职住距离在1.1km内,50%居民职住距离在3.9km内,75%居民职住距离在9.5km内。
平均通勤时间35分钟:25%的居民通勤时间在10分钟内,50%的居民通勤时间在30分钟内,75%的居民通勤时间在50分钟内。”
他们发现25%的人住在工作单位附近。这可能包括一些在附近做体力活的人,但一定也包括职场上最聪明的一批人。
在今天住多远往往被当做一个经济账来算,比如:
房租贵不贵
路费
路上耗费的时间
路程造成的疲劳
兼顾夫妻或情侣的工作
子女教育
发展比较好的公司一般都会选择交通更加便利的地段(方便客户来访、配套设施完善)。这也意味着,住在公司附近,房租会比较贵。
很多人在算经济的时候都会追求,公司附近房租≤远处的房租+路费,他觉得如果能达到这个平衡,这个买卖就划算。
这样算你一定会住在远郊。如果公司附近的房租真的这么便宜,附近写字楼的人就会都住在公司附近,然后附近房租上涨。
所以正确的算式是:公司附近房租—远处的房租—路费=你路上消耗时间的价值。
假设:附近房租4200元—远处房租1800元—路费200元=2200元。
这2200元就是你每天路上耗费2小时的价值,如果你觉得每天100元对你来说划算,那就做这件事,不划算,那就住到公司附近去。
当然有些人会说,我路上可以学习或者看书,可以听得到的音频,这都是学习,所以时间没有浪费。
不过我还是建议不把时间浪费在路上,更长的通勤路程会更不安全,变数更多,尤其是缺乏秩序的大型公交站,很容易发生危险。
单身的年轻人,靠近“权力中心”会更好,等到你结婚、生子、买房之后,住所的选择要考虑后面两条对自己的影响了。
|住在公司附近的好处
1.更多的加班机会
单独跟领导在一块儿的时候,可以提及自己住在附近。要解释: “这样公司有事,我赶过来也方便些”之类的话。此后,你就是领导可以随时调用的人。
2.帮一些举手之劳
偶尔可以帮同事的忙,关掉没关的电脑,收好遗忘的钱包。
3.不用纠结公司附近办健身卡还是家附近办了。
4.你熟悉附近的菜市场、ATM、邮局,新老同事对附近不熟悉的时候,你都能帮得上忙。
成长快、提升快的职业,基本上都是职业生涯的头几年住在单位附近,比如军队、医生,这两个职业因为特殊性也有分房的传统。
好的医生一般终身都选择交通便利的住处,很多人功成名就也仍然住在医院附近,医生很少住在30公里外的远郊县。
|住在公司附近容易有更多工作机会
《煎饼侠》的主演大鹏过去是搜狐音乐频道的临时编辑。
他一直都在公司附近:“三分钟步行就可以到的地方。不管公司搬到哪里,我都跟着走,为的就是比别人多一个机会,当主编需要人的时候,他打电话我第一个到公司。”
董成鹏后来有成了音乐频道代理主持人的机会,又有做了《大鹏嘚啵得》的机会。
后来又有了《屌丝男士》和《煎饼侠》,大鹏成了能给老板张朝阳挣钱的手下。
|住在公司附近能避免很多麻烦
1.你可以卡着点儿到
有些人住在远郊,为了保证早上不迟到,晚上也总是愿意加一会儿班再走(为了躲开晚高峰),别人可能就会觉得你是个威胁。
你住公司附近,卡点儿上下班,你在同事眼中就不会是那种特立独行的人,是个让对方有“安全感”的好同事。
2.你可以随时回来
领导叫人你就来了,远郊区的只会有点幸灾乐祸,看,加班了吧!对,他们被麻痹了。这很好。
和领导一起加班,那就有很多能聊深入的机会,“我去买点零食,头儿,你吃什么?”
3.厨艺达人
如果你是一个爱好下厨的人,还可以煲一桶汤拿过来,或者烧一锅猪脚分享给大家,吃货的标签有时候可以遮盖你的进取心,不让你有那么多的嫉恨。
4.恶劣天气拯救者
暴雨或者大雪的天气,你家的沙发可以收留无车可归的同事。一时不方便带回家的东西,暂存在你家。
5.不用担心末班车
同事聚会,你可以喝一点酒,住在远郊县的同事可能就会担心还有没有末班车,我们知道很多聚会是喝到最后能听到某些真话的。
|你能找到更多的同类
远郊区公交车上,早上是一对对惺忪的睡眼,晚上是一张张倦容满面。你有心搭讪,对方都未必乐意理你。
下班后在附近的健身房、桌游俱乐部遇见的一定是更有活力的面庞。
我们知道寻找朋友,其实是孤独的灵魂在寻找同类。
你住在公司附近,年轻、对事业有期待,雄心勃勃,不太在意仨瓜俩枣的得失,珍惜自己的时间。
你在这附近遇到的人,也会是类似的人。
要和对自己期待更高、生命力更强的人在一起。
你的时间很宝贵,你的生命也很宝贵。
把便宜而遥远的住所让给那些对自己期待不高的人吧。
而你,留在权力中心来赢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