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号称香山居士,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小兼知的人物。他的一生,写过很多的诗,比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几乎人人都会背。白居易的诗词,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地好懂与好记。他写的《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诗篇,成为他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在诗词界的地位。
当年的白居易,是在官场混迹了很多年的。到了晚年,他让自己隐居于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的香山寺附近,在那儿,一呆,就是十八年,他让自己潜心念佛,成功地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香山寺的正对面就是洛阳最有名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与香山寺隔着一条河。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白居易,就将他住过的园子专门劈出来,称为白园。而他死后,他的遗体也被葬在了白园。他的陵墓所在的山,被称为是“琵琶山”,因为他写过《琵琶行》,是为了纪念他而专门取的。
白园里青竹成林,绿草如茵,有金鱼在池里游动。当年的大诗人早已魂归西方,但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却依然还在,游客众多,人们仰慕于他的人品与诗才,纷纷而来,瞻仰他的陵墓与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香山寺,是一座精巧的大庙。当年康熙皇帝也曾经专门来过这儿,并且写下了诗篇。由于正面对着龙门石窟,更增强了香山寺佛教圣地的气场。龙门石窟,始建于公园493年的北魏孝文帝期间,有大大小小十万多尊石佛。这先先后后在石头上精心雕出来的石佛,历经千百年以来的风雨,很多已经残缺不全。
但那巨佛的庄严肃穆,依然十分震撼人心。站在香山寺这边的山上,可以清楚地看清对面石窟里的佛像。晚年的白居易,来到了香山,极其喜欢这儿有山有水且浓厚的佛教氛围,就相约这儿的僧人,重新修建了香山寺。
中年的白居易,有一次去拜访鸟窼禅师,如何来修悟禅理。鸟窼禅师告诉他:“只要能做到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就能直入禅机。”白居易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连三岁小孩都能知道啊!”
禅师告诉他:“三岁小孩是能知道,但往往总是八十岁的老翁也未必能做到啊!”白居易,多年也曾经参悟禅理,但老是觉得无法真正能参透禅机。
晚年,他有幸遇到了净土法门,就开始专心致志地来修持念佛法门。他由于修持的渐渐悟入了境界,还专门写下了这样一首念佛的诗:
白居易,由于能潜心念佛,而渐渐能在放下万千杂念妄想之中,心渐渐归于清净。他由此也为自己修来了他那一生人生多少帝王将相也难以成就的大福报—成功地让自己彻底脱离轮回之苦,而往生了极乐世界!
白居易一生为官,清廉正直。他一生酷爱写诗,才华横溢。他倡导新乐府诗词,使得诗词通俗易懂。由于他一生的正直善良,真正让自己做到了众善奉行,而善有善报,成就了自己往生极乐世界的善果!
乐天知命的白居易,不愧为人中豪杰,他一生写的大量的诗作,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但他能成就自己成功往生极乐世界的壮举,却是更震撼人心的大手笔!聪明善良正直的白居易,真的是不愧于他的那一生,完完全全地活好了自己!
而洛阳龙门石窟的那十万尊佛像,当年一定也深深震撼了白居易的心。所以,晚年的他,才让自己一直呆在香山,让那一份得天独厚的佛教圣地的氛围来感染他自己。他也成就了自己鲤鱼跳龙门,而身价百倍,成就了他自己在极乐世界里的无量寿命、无量智慧、无量福报。
白居易,果真是能乐天知命的人,一生顺道而行,在尽人事而顺天命之中成就了自己。而他,则为千百年以来的老百姓所敬仰。他才是真正活出了自己的人,值得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效仿的楷模!
本忠居士执笔于2023、10、13日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