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刚看完一本书、听完一门课,别人问起你,学到什么了?
你想了半天,什么都讲不出来。。。
很多时候,是你没真正学到及理解,只是在学习的时候感觉自己掌握了。这个需要回头认真学,暂且不说。
在更多的时候,是你的表达方式可能出了问题。
人的大脑发散性很强,容易来回跳动,你想说的很多,结果说得乱七八糟,或者什么都说不出来。
面对这种情况,你首先需要定一个主题或方向,最好是在开时就表达出结论。
这样的好处是,在这个结论的引导下,你的思维就慢慢地向着这个方向聚焦。思维聚焦就不容易杂乱无章,就会慢慢驱使大脑去找相关的理由和例子,这能能让表达有条理,让听众易于接受。
拿《明朝的那些事》这本通俗小说来说,里面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
先确定一个主题,比如人的一生要获得精彩,就可以找其中相应的历史人物及他的事迹。如果换个主题:人要活得霸气,那么其中大量的能臣武将供你敬仰。他们的事迹、他们的人生信念,能极大地鼓舞你。再者,你说人生不过一场梦,何必那么计较、那么认真。其中也有无数的人物与你共鸣,与你神交。。。
贪多嚼不烂,放到表达上来说也同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