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过着精采而短暂的一生,胜过漫长却无趣的人生
目录页
01 火山与火山
02 火山挚恋
03 火山内,火山外
01
火山与火山
纪录片的内容很简单,火山学家夫妇Katia(卡提亚)和Maurice Krafft(莫里斯)除了彼此相爱之外,还深深迷恋着火山。
二十年来,他们追随全球的火山喷发和余波,用惊艳的摄影和震撼人心的影像记录他们的发现,这部纪录片就是他们这二十年来记录的总和。
在一次媒体访谈中,莫里斯被问到“你有没有试过将它们(火山)分类?”,而他的回答是“火山分类应当被禁止”。
“火山无法分类,每一座的性格独一无二,最好是分开研究每座火山,避免滥用分类。”
你不禁会回想起在这段采访之前,纪录片首先介绍的是卡提亚和莫里斯的前半生。
放荡不羁不被管束的女孩,从小就疯狂迷恋火山的男孩,却会一同加入到巴黎的反战示威游行。
你发现好像很难用某个固定的词语去形容这两个人,也很难将它们规划到某一种群体之中。
火山和火山之间彼此不相同,人和人之间也是如此。
不要去因为某一类标签、集体性形容词就去判定一个人;
不要因为性格测试分类的结果和所谓不同类型之间应有的关系就去划清你与我之间的界限。
爱也好,喜欢也好,情感是应该建立在具象的人之上的。
02
火山挚恋
事实上这部纪录片去刻画两人互动场景的篇幅并没有想象得多,在大多数画面中,你能看到的是火山、熔岩、尘埃。
那“挚恋”是如何体现的?
第一个出现在片里的关键句是“理解是爱的同义词”
“莫里斯在19岁时回到斯特龙博利火山,立刻感到欣喜又寂寞,卡提亚了解这种寂寞,因为她也如此。”
“在战后的断垣残壁中长大,他们对世界充满不安全与不确定,他们在自然世界的谜题中寻求慰藉,。”
“他们思考地球是如何组成再组成,他们渴望更加接近这些谜题。”
在火山爆发之后,所有人都逃离了岛屿,只剩下莫里斯与卡提亚。
在观察不断喷发的火山时,一天24小时总要有人醒着,要负责在喷发的火山弹向他们袭来的最后一刻将睡着的人推走。
在面临这种危险之中,他们也会迟疑,是该更近距离观察,还是逃走?
而有所爱的人愿与自己共行,即使在极其危险之地,他们便也拥有选择共同留下的底气。
“我走在前面,亦或是他走在前面,有什么区别。”
为了拍摄火山影片以警告火山附近的居民需要做好相关撤离预案,这对夫妇来到了日本正爆发的云仙山火山。
因为火山又一次爆发产生的灰尘阻挡了视线,莫里斯与卡提亚决定更加近距离的观察。
遗憾的是火山再一次喷发,莫里斯与卡提亚的身影便永远藏匿在了尘埃之中,后来搜救时能找到的只有磁带、手表,以及“确信他们在最后时刻就在彼此身旁”。
《火山挚恋》的评价里最常见到的是“刻画爱情不够深刻”,但我持反对意见。
正如我在标题里说的,莫里斯、卡提亚、火山,开玩笑说这是一场“三角恋”也不为过。
对于两位火山学家来说,爱情该如何表达?
它不该是浓情蜜语,不该是卿卿我我,而是在深海里看熔岩冷却,在火山坑里看熔岩四溅。
是在危险面前爱人愿与你身赴火海,也是在火山灰扑天啸地之前携手之最后一刻。
这就是挚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