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弯湾
像我这种间歇性更文的作者,长达一两个月不发文章,原因就只有一个——说明这段时间以来,我真的没什么特别想表达的。
假如我突然更新了,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我被某件事戳到了。
前几天,我上网冲浪,发现王子文有孩子的事登顶热搜,于是点进去看了相关的内容,被尴尬到了。
今天再看,意难平,所以决定写篇文章说一说。
王子文有孩子这事儿,并不是什么惊天猛料,因为这么多年以来,相关的传闻一直就有,而且都是有鼻子有眼的。
这事儿不新鲜,也没什么可赞扬或者批评的,毕竟它既不涉及法治问题,也不涉及道德问题,更不涉及好坏优劣的问题,一个三四十岁的人,有个孩子,很正常。
当然,人们觉得震惊,也很正常,这种“震惊”和“正常”就是传说中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就像你十年不回家,回家看到村里当年那些小孩子都结婚了,你第一反应是“啊,他们居然都长大结婚了”,但第二反应就是“哦,我十年没回家了,他们长大了,也不奇怪”。
在听到王子文有孩子的新闻的时候,相信你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就会恢复平静——“哦,原来她有孩子啊”,这个新闻也就过去了。
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孩子,问题在于——当我打开相关视频,被结结实实地尴尬到了,尴尬到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生理不适。
视频是芒台综艺《怦然再心动》第八期的片段,没看过的我大概讲一下内容:
王子文和男嘉宾吴永恩在吃饭,王子文说,网上有很多传言,说她有孩子,事实上呢,她确实有孩子。
听到王子文这么说,吴永恩茫然了一下,然后战术喝水,继而说要去上厕所,于是起身离开,留下王子文在空旷的屋子里手足无措。
(看到这里,还是正常的,毕竟假如你跟一个人在约会,知道他是单身,你是想跟他发展发展的,压根儿就没想过他有孩子的事,突然听到这种爆炸性的消息,一时间消化不了,是正常的,但尴尬的场面就出现在接下来的时刻)
也不知过了多久,吴永恩上完厕所回来,他汉英夹杂地说:
“对不起,放下手机,站起来,我想给你一个拥抱~”
王子文被这位戏精突如其来的尴尬举动给整懵了,“很奇怪啊,为什么?”
接着,这哥们居然整起了英文的土味情话,把尴尬推向不直视都辣眼睛的高潮:
“因为我想向你表明我在意……你可以跟我说这些东西,就是意味着你信任我,我只是想告诉你我很在意……很在意你~”
(吴永恩的这个“我在意”,是经过大脑思考后设计的,他想用一种土味情话惯用的欲扬先抑的手法,一开始把话只说一半, ‘我想向你表明我在意’,让王子文以为是他在意她有孩子这事儿,中间穿插了两句水话作为铺垫,接着又重复并加重程度说“我很在意”,最后话锋一转,说“很在意你”,潜台词就是“我不在意你有孩子”……)
这一出,太尴尬,太矫情,太自以为是。
问题的核心在于,王子文在说自己有孩子的事情的时候,是一种告知行为,而且告知的对象,不是对面的吴永恩,而是屏幕前的观众——公开自己有孩子这个事,不是王子文一时间的冲动,更不是因为遇到了爱情,而是因为这是一个公开有孩子的合适时机——之前郑爽的事,突破了大众的底线,大众对明星的期待从“方方面面的模范”变成了“只要不违法就好”,于是才有了华晨宇那条目前点赞超过780万的微博。
既然华晨宇这种年轻、粉丝群体主要是青少年、以单身形象示人的当红男星公开有孩子的事都没有遭遇太多负面影响,那么别的明星在此之后公布自己有孩子,那就是顺水推舟、顺理成章了。
而且,对于没有处在流量中心的明星而言,公开这些隐私,不但没什么负面影响,反而还可以吸一波流量,何乐而不为呢?
我觉得吴永恩的这些言语和举措的底层逻辑,是无比滑稽可笑的——他觉得有一个女人单身有孩子是件坏事,而且这种坏事还不是对于他自己是坏事,而是对于有孩子的单身女人是坏事。
如果他单纯觉得对于他而言是坏事——我想跟你恋爱,但你有孩子,我嫌麻烦,我们不合适,可惜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没什么可批评的,性质并不坏。
坏就坏在,他觉得这对于王子文来讲是坏事——你看你单身有孩子,哎呀太惨了,就跟得了什么不治之症或者失去了亲人似的——这就太坏了,因为人家好好的、并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你单方面觉得人家有问题、需要你同情、需要你可怜,这就太令人尴尬了。
人家不就是有个孩子吗,怎么就被当成可以同情、可以可怜的事了呢?
更搞笑的是,在后采中,吴永恩说:
“她说她有一个孩子,听到这以后,我也很惊讶,但是听了以后,我也没有觉得是一个很大不了的事情,我也不会看她有什么不同,我还是觉得她就是我现在认识的王子文,我知道这个信息以后,我不会不同地去对待她……”
这种表述方式,就实在是此地无银了,当一个人不断地重复他不在乎的时候,他就是在表明他很在乎,就像有个人告诉你他昨晚吃了三碗饭,你会一遍遍重复说“我不在乎他昨晚吃了三碗饭”吗?如果你真的不在乎,你就不会通过带有重复、强调性质的语言去证明这一点。
这件尴尬的事,让我想起一句话,“小善即大恶,大善是无情”——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脑子有尿还是啥的,总是同情心泛滥,动不动就同情别人。
同情泛滥是一种非常糟糕的自恋情结,因为当你在同情、可怜一个人的时候,你内心就有一种优越感,所以同情需要谨慎的。
你因为可怜一个人而想给他帮助,本质上是因为你在他身上找到了优越感,于是你为这种优越感买单,这种情感并不高尚。
就像有个故事讲,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一个盲人老乞丐在街上坐着乞讨,他面前的搪瓷盆里只有几张毛票,似乎没人理他。有个女士过来,在他的面前放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春天来了,而我却看不见春天”,一会儿之后,他的搪瓷盆里就堆满了钱。
这几个字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它充分调动了人们的优越感——人们会觉得,哦,这么美好的春天,这个盲人看不见,但我能——优越感诞生了,同情就诞生了,钱就随便给了,反正开心。
所以,生而为人,不要随便可怜别人,因为你并不比别人更优越,换而言之,比如你朝九晚五上班,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某天有个人走过来对你说,“啊可怜的人儿,你太可怜了,你的生活太惨了,是不是连饭都吃不起了,我给你5块钱你去买个包子吃吧”——你会不会也觉得这个人有病?
比起同情,更高级的情感是共情。
同情是一种上帝视角、一种圣母视角、一种游客视角,是自上而下的、是俯视的——毕竟你从不会同情那些你认为比你更优越的人。
而共情是朋友视角、兄弟姐妹视角、是“我和你一样”、是“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除此之外,我还想说,一个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离了婚带个孩子,并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更不是什么坏事。
恰好相反,我觉得那些离婚有孩子、而且有一定钱的人,是很幸福的一类人。
可能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觉得这种观点是无稽之谈,但你仔细思考一个问题就清楚了。
结婚或者说婚姻的存续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果说结婚就是为了生孩子?那你身为离婚带娃的人,你不是已经有孩子了嘛,目的已达成;
如果说结婚是为了老来有个伴,那你现在不结婚、老了就找不到伴了?现在老了丧偶重新结合的老头老太太多的是,以后只会更多,你不用担心老来找不到伴,而且,为了有伴你谈恋爱就行了,谈不下去了换个人或者自己过不行吗?非得要办个婚礼扯个证再生两个娃?
如果说结婚是为了爱情,那就更歪了,无数的事实证明,结婚不仅保不住爱情,反而会消磨爱情……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
我实在找不到一个人必须结婚的理由——事实上,过去只有通过婚姻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以及将来不用结婚也能解决了,所以,从群体的层面讲,结婚率低、离婚率高是一个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在中国是、在外国也是,这跟什么道德沦丧无关,更与什么毒鸡汤无关。
需要理解的是,在过去几十年、几百年前,结婚确实是必须的,因为生产力落后,一个人真的很难活下去,所以要趁早结婚,夫妻二人一个干粗活一个干细活,男女互补,提高劳动的效率。在那个时候,男人的力气活,女人干不了,女人的针线活,男人干不了,或者说一个人也能干,但如果一个男的既要自己做饭缝衣服又要出门干农活,肯定是忙不过来的,等你缝好裤子吃完饭再出门栽包谷,太阳都下班了。
所以,从整个历史而言,婚姻是有意义的,但这种意义是阶段性的,并非只要人类存在就一定得结婚。现在的年轻人抱怨父母管自己太多,“哎呀你们能不能不要烦我了,我的婚姻大事我自己做主,求求你们不要管行不行”——放到几十几百年前,假如父母真不管孩子的婚姻,孩子反而会抱怨父母不负责任,跟现在完全相反。
除了结婚,在过去生孩子也是必须的,你不生孩子真的没人给你养老、不生孩子两口子干活确实很不容易。而且在以前养孩子是一件成本很低、收益很高的事,普通人家的孩子又不用上学,能有碗饭吃就行,孩子长到七八岁就可以帮助干活了,干活的人多了,就容易吃饱饭。
但现在,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太高,收益又很小,所以现在生育率下降得厉害。很多人以为人们不生孩子是因为房价高物价高,事实上,即便现在房子一块钱一平,生育率也高不起来,西方高福利国家就证明了这一点——毕竟对于人类中的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只要一件事不是必须要做的,那么就会有很多人不做。现在以及将来,生孩子都将会是一件非必要性的事,除非有行政手段介入。
一句话总结就是——现在结婚、生育,都不是必须的事,只是面对当下的现实,人们的观念还有一定的滞后性,人们还没有从传统思想的禁锢中完全解放出来,就像现实是闪电,而观念是雷声,你现在看到闪电了,但还没听到雷声。
你作为一个离婚带娃的人,已经完成了现阶段婚姻最重要的使命,也得到了婚姻存在最核心的回报,所以,没必要执意要再婚啦,更没必要因为单身带娃还感到羞愧或者痛苦了。
如果你是一个离婚带孩子的人,在遭受别人歧视、同情、“为你好”的时候,别理睬他们,让他们独自尴尬就好。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