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周一书:周恩来传

一周一书:周恩来传

作者: 不曾狂欢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23:29 被阅读0次

    有外界评论本书是“全球数百种周恩来传记中最受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总体来说,是一种西方视角下的真实周恩来。

    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对于新中国领袖的崇拜的时代已经从原来的激进到现在的理性,在正规的大学教育之前,如果是接受的学校教育,那么这种教育之下对领袖和领导之下在对他们个人的描述更为简单和粗暴,没有任何“人”的色彩,但是,历史是由这些人来构建的,更何况在近代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对毛、周的了解的第一部作品是《走下神坛的毛泽东》,在大学时候这还是一本禁书,越是禁锢的时代,对这样书籍的追求越是好奇和刺激。

    本书以三部分见证了周恩来的一生,第一部分是求索,第二部分是奋斗,第三部分是开国总理,去拿书五百来页,近40余万字。

    全书向我们揭示了一位从小在寄养家庭长大却走向国际的总理,用作者的话说,周在童年独特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其后来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别具一格的表现,这就是童年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性塑造。

    周总理在年轻时候以一个善于组织别人而达到目的的激进的爱国者,其一生和西方不断发生联系,中学时期在南开中学,后又在日本、法国、德国、苏联生活过,后又在中国的革命斗争中学会务实主义,将马克思的中国化运用到极致。

    周恩来一生认定自己只是适合当做一个行政领导,而不是象征全民的代表,其愿意辛勤耕耘在建设性的劳动上,而无意于最高领导必须投入的政治斗争。

    特别是在革命成长中的灵活运用手段达到目标时的智慧,值得思考,革命不可一直用执拗、绝不通融的方式进行,而是一直使人感到振奋、非常民主的风格进行,这就是为什么在其周围一直能不断聚集追随者帮助其实现目标。

    作者说,在分析毛为什么不参加周的葬礼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毛对周高度评价的背后是对周过人的技巧、风度、智慧的妒忌。虽然只是猜测,但是近现代最伟大领袖的异样认可背后是周恩来个人魅力的最好证明。

     

    总体来说,从一个另外的视角呈现了一代领导人辉煌的一生,从中提取几点对人生、领导力、爱情、事业等等的感悟。

    一、超凡的社交、外交才能

    书中有一句话说到:周同各派之间的关系之广是无可比拟的,这使他能够充当各派间的调解人和平衡器,而不是通过在重大争论中运用种种压制手段来获得个人领导权。这样的才能不仅仅是体现在国共两党之间,更体现在外交上,举世瞩目的尼克松返华,就是在周总理的斡旋下,在美国还没有正式认可中国政府合法性时候做的事情,这样的成就就得益于其才能,更加奇特的是在文革动乱中和红卫兵各派系的谈判中,其运用自己能调动的所有资源和才能尽最大程度这场动乱对国家和人才的影响。很多语言和手段值得学习。

    二、事业和家庭的冲突平衡

    周总理出生于小地主家庭,其并不由亲身父母抚养长大,婚姻的结合既是战友,又是相伴一生的伴侣,连毛主席都在写给江青的绝笔信中都说:“我很羡慕周恩来的婚姻”,这是最好的褒奖,也是他们坚如磐石婚姻的写照,婚姻最好的基石就是双方在同样的目标鼓舞下共同前行。

    而对于其老家的人,其要求非常严格,其侄子和侄媳妇异地分居,侄媳妇想调回北京一起工作生活,在寄给当地政府的信中他写到:为什么不可以是侄子调到外地生活?不允许家中的人有特权,这样的风骨和原则值得敬佩,其一生也都没有用自己的特权为家人牟利,事业和家庭的良好分割和隔离也在文革时候最大程度保护其不受侵害。

    三、如何处理好和领导的关系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文中所描述,毛主席在又一次接见日本客人时候,罕见的对着外宾发火,在作者看来,周恩来的处境非常不妙,但是周恩来的力量就在于他是唯一能够习惯性的避免对这类挫折作出反应的人,他不对毛泽东的全面权威发起挑战,更不加入反对派,而仅仅是平静地接受责难。

    这样的一种心态,使得其成为最高领导人身边最信任的伙伴,而也是这样的伙伴使得即使在文革、四人帮等最动乱的时期,毛主席也相信在这样的副手斡旋下不至于发展成最坏的局面。这是信任的最好表现,也是智慧的表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周一书:周恩来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rf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