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爱的名义
《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庆幸我来过

《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庆幸我来过

作者: 行者頔 | 来源:发表于2023-07-19 21:29 被阅读0次

听闻迟子建先生的这部长篇小说,是在阅读完读书会的共读书目《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后,继而机缘巧合之下从同事的口中获悉此书的。

好奇心趋势,便一股脑向同事借了《人生海海》、《额尔古纳河右岸》两本新书。

缘于“书非借不能读也”,促使自己尽快读完第一本书,并秉承“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借书理念,读罢立马及时还给朋友。而这第二本书读了几页因为琐事缠身,便被束之高阁,后又因为个人怠惰(忙碌完之后想给自己放个假),此书便留在手里的时间较长一些。

还好,前天晚上凌晨终于阅读完毕,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许诺给自己一个交代,同时也算是了却自己的一桩心事,“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嘛!

本书借由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一位九旬高龄的老人之口,以老者平静的口吻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的世界”,一部波澜壮阔几代人的变迁史……

说它神秘是因为它远离人群,“离群索居”。久居山上森林,以驯鹿狩猎为生,以采集野果为食,住的是可以随时迁徙的“瓦尔楞”。

“鄂温克族虔诚地相信万物皆是神,对生灵尤其是树木和驯鹿“玛鲁王”怀着崇高的敬畏;每个部落又都会诞生一个有着超常能力的萨满,通过萨满跳神可以驱赶病魔,而这种治病方式的代价却是一命换一命,因此,小说中的尼浩为了救治别人而失去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作者以这种魔幻的方法叙事,更多地表现出的是人性美好而善良的一面,体现了其部族人与人之间的巨大的包容性。萨满们以神赋予自己独有的超能力来保护着族人们,而自己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作者在为其唱颂歌的同时,也显示了女性作家自身独有的细腻情感和悲悯情怀。”

(——节选自《百度百科》)

其中不乏有淳朴的民风、平静的生活、甜蜜而或凄美的爱情。一系列人物的塑造有血有肉,如此的鲜活,深入人心!

作品中处处闪耀的是自然万物“灵性的光辉”。“万物皆有灵”,部落人如何崇敬自然敬畏生命,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一个神秘、神奇、令人神往的不一样的“世界”,说它是“世外桃源”一点也不为过。那里有自己的信仰和道德标准,风雨雷电,万物皆有灵性,那里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美丽的心灵。

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如此打动人心的作品,源于其“细腻的情感、悲悯的情怀”。心存善念的人才会感知善念传递善念,身负使命感才会勇敢发声!

感谢作者透支身体呕心沥血的创作,让我们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角落、曾有这样一群人曾经这样生活过…,原来世界还能这样。

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庆幸我来过。

相关文章

  • 额尔古纳河没有岸

    一看到《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要写成额尔古纳河“右岸”呢?直到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

  • 上:《不要给我一袭,像秋天一样的羽毛裙》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上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风景是美的。 “...白桦树是森林中穿着最为亮堂的树,它们...

  • 远去的驯鹿

    写了一篇书评,关于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真的很震撼我,有感而发。 一直想读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到这个...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我用听、读的方式读完了《额尔古纳河右岸》。 小说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讲述了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近一...

  • 中国最后一个游猎民族: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

    @清书架系列 | No.2 《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迟子建 关于本书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2005年出版的...

  • 《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

  • 《额尔古纳河右岸》

    “风雪把我看老了,我也把他们看老了”。 我想,我是没有办法用我的文字完完全全来表达鄂温克人。他们...

  • 《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歌右岸》-迟子建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 额尔古纳河右岸

    已经是第三遍重读这本书了,每次读完虽然都有不同的感想,却都有唯一的感觉——平静。真的是无比的平静,内心像清澈的湖水...

  • 《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90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这是著名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庆幸我来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sn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