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不可管理的 要管理的是自己
耐心 坚持 重复 计划具体到日 记录每天做事情花费的时间 拒绝拖延 克服懒惰 停止抱怨 学会独处 获得心智成熟
一是还未开启心智的,渴望从别人那里获救的。或者浑浑噩噩,不知该干什么的,恭喜你,这本书全篇适用于你。
二对于已经开启心智,早已自我认知到以下道理的,恭喜你们很了不起,本书适用于你们的是方法。
首先我们要认知一个概念:时间不可管理,只能管理自己。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又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那个版本之中。改变自己,就意味着说属于自己的那个版本的世界将会随之而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
这里推荐柳比歇夫事件-时间记录法。
书中有具体的介绍,对比李敖的事件记录法,柳比歇夫的更能直观的看出我们将时间花费在哪里。
在此推荐进阶法:Boju手帐与时间块App
Boju手帐适用于喜欢手写的人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没事总是手痒想动笔写着东西的人。
一般分为daily日安排,Time Tracker 时间追踪,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具体请移步微博大发滚来滚去或者那里清歌的Boju图文。原始Boju则请前往官网。
时间块App,苹果商店12块钱银子,但是绝对物有所值。安卓版我不太清楚。
优势:
无需进行繁琐操作,不知道点击开始或者结束
多种事件类别可自定义,也可进行具体事件关键
易上手2小时搞定,平时记录只需要10分钟
多种颜色选择,界面干净利落,时间分配一目了然
具有日,周,月,年的时间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统计数据,可细致到具体事件。
此处应该有图说明,奈何微信没开发,所以我不背锅╮(╯╰)╭
定制计划规则
事实上,生活就是选择。
原则一:最重要的任务只有一个
每个人的精力多有限,想做的事情太多,所以,我们需要区分出来对自己更重要的任务技能,将精力专注于此,每天投入至少两个小时,来帮助我们靠近想要的生活。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你的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
然后,给自己做个时间表,在未来的一个星期乃至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至少专注于这件事儿2个小时
那你应该把当天的任务分解成6块,而每一块用20分钟完成。你把20分钟当作你专注的基本时间单位,而每个时间单位过后,休息5分钟,想办法犒劳一下自己——喝杯咖啡或者牛奶,不怕健康有问题那就抽一支烟,或者给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打个电话说点儿肉麻的话……在属于休息时间的5分钟之内的最后一分钟,重新振作,尝试着恢复状态之后,进入下一个基本时间单位——另一个20分钟。
然而很多时候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我们其实并没有想清楚。以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可能不一样。没关系,因为想清楚次级重要的做的过程中,更重要的也就慢慢浮现了。
原则二:选定一种可实施的方法,坚持到底
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方法论,很多时候我们沉浸在方法的选择上,总想得到“一实施起来,就能看到结果”的“立竿见影”或者“好不费事”的方法。
拿英语来讲,李阳疯狂英语,俞敏洪新东方,奶爸英语等等,看上去每个都很好,仿佛出国梦触手可及,可每实行一个方法时,内心总是惦记着有木有更好的方法,结果把时间都浪费在寻找途中。
然而以上几位英语达人,无论方法是否费时费力,他们都坚持下来,用自己的方式成功了。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目标设得太高了,与此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并无清楚的认识。
所以——重要的是认定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方法,适合也就是可实现,可执行,然后坚持。
更好的方向”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如此下去,你会不停地发现“更好的方向”。千万不要误以为能够不停地找到“更好的方向”的人只有你一个。
原则三:时间预算要充裕
充足的休息才可保证充足的精力,家人是精神支柱,适当的社交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因为人是群居生物,心灵渴望沟通与被理解。
因此——
不可盲目减少睡眠时间
不可减少与家人相处时间
不可放弃社交时间
所以,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a.你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你要留些时间处理这些意外事件;b.你必须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良好的状态去做更多的事情。除了工作、学习之外,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其他活动。
好了,关于时间和自我管理认知到此为止,接下来,我们要说说一些人尽皆知,却可能还没想明白的道理。
关于思考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自己思考原本就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教别人思考实际上是学习思考、锻炼思维的最好方法。
关于人生与自身
无论如何,都不要也不应该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那么做不仅不对,并且愚蠢。”
人生的幸运在于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一个人不能过分苛求自己——尽管同时也不应该过分放纵自己。
关于恐惧与未知
我们知道,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恐惧,所有的恐惧其实都源自于我们害怕未知。于是,恐惧是永恒的,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托马斯·索维尔的类比特别精巧。他说,在茫茫而又无限的未知空间里,我们的“知识”只不过像其中的星球一样,而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空隙不知道要比那些星球本身大出多少倍。所以,我们需要“信仰”、“希望”、“爱”、“奇迹”,甚至子不语之“怪力乱神”等被学者们称为“必要之幻觉”(Necessary Fiction)之类的东西去填补这些空隙才感觉心安理得。
但是恐惧与未知都不可避免,因为——
首先,个体的经验有限。
其次,群体的经验有限。
群体经验的局限根源来自于人类的寿命有限。
最后,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所以,我们可以——
我并未能够克服恐惧,却还好做到了习惯恐惧。
关于一些真相
第一,资源分配是不均匀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呈现正太分布,绝对的平等与公平是不可能的。
第二、不可能人人成功。人人成功之时也就没有了成功。
第三,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回避困难。
第四,我们和别人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不必抱怨命运为何不偏袒你,因为我们都只是芸芸众生之一。
第五,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正因为有限所有可以增长。
如果有人说这是鸡汤,那也是黑鸡汤2333。
最后,愿我们都能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途径嘛,如下:
第一、确立好自己想要了解的方面
第二、选取目前最重点的一个
第三、阅读这方面的书籍:最经典的
第四、制作自己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
第五、完善知识体系:首选与同领域的人讨论查漏补缺,其次文章输出等待别人提问。
第六、输出自己的知识:首选教人,其次文章。
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