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 美国手语数据集 ASL
- 数据集说明:美国手语字母表包含 26 个字母。其中有两个字母(j 和 z)涉及一些动作,已从本次训练数据集中排除。
- CNN是一种神经网络模型,常用于图像识别
训练
- 读取本地数据并预处理 读取数据
- 重构数据以适用神经网络 重构数据
-
创建卷积神经网络
构建网络
3.1 注释:
Conv2D:
这是 2D 卷积层。较小的内核将仔细检查输入图像并检测对分类十分重要的特征。
模型中的前面几层卷积将检测简单的特征,例如线条。后续的卷积层将检测更复杂的特征。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 Conv2D 层:
model.add(Conv2D(75, (3, 3), strides=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28, 28, 1)))
75 是指将要学习到的滤波器的数量。(3,3) 是指这些滤波器的大小。步长是指滤波器通过图像时的步进长度。
填充是指从滤波器创建的输出图像是否与输入图像的大小匹配。
BatchNormalization:
如同对输入进行归一化一样,批量归一化可缩放隐藏层中的值以改善训练
MaxPool2D:
最大值池化层把经过它的图像缩小至较低分辨率。这样有助于增强模型对物体平移(对象左右移动)的鲁棒性,同时提升模型的训练速度。
Dropout:
是一种防止过拟合的技术。Dropout 随机选择一个神经元子集并在一次训练中将其关闭,使它们在该轮训练中不参与前向传播或反向传播。
这有助于确保网络的鲁棒性和冗余性,使其不依赖网络中的任何区域来提供答案。
Flatten:
Flatten 接受某层的多维输出,并将其展平为一维数组。此层的输出称为特征向量,并将连接到最终分类层。
Dense:
在较早的模型中,我们已经见过密集层。
我们的首个密集层(512 个单位)以特征向量作为输入,并学习到哪些特征对某个特定的分类贡献了多大的作用。
第二个密集层(24 个单位)是输出预测的最终分类层。 - 模型总结 模型总结
- 模型编译 模型编译
- 模型训练 模型训练
Code
## ============载入数据================
import tensorflow.keras as keras
import pandas as pd
# Load data from CSV files,使用pandas从本地读取数据
train_df = pd.read_csv("sign_mnist_train.csv")
valid_df = pd.read_csv("sign_mnist_valid.csv")
# 标签
y_train = train_df['label']
y_valid = valid_df['label']
del train_df['label']
del valid_df['label']
# 特征
x_train = train_df.values
x_valid = valid_df.values
# 标签序列化(一共有24个字母,所以将每一个标签转换成一个24维的向量)
num_classes = 24
y_train = keras.utils.to_categorical(y_train, num_classes)
y_valid = keras.utils.to_categorical(y_valid, num_classes)
# 特征归一化处理
x_train = x_train / 255
x_valid = x_valid / 255
## ==========为卷积神经网络重构数据==========
"""
模型的第一个卷积层不仅需要知道图像的高度和宽度,还要了解颜色通道数。我们的图像为灰度图,因此只有一个通道。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当前形状(27455, 784)转换为(27455, 28, 28, 1)。 为方便起见,对于希望保持不变的任何尺寸,我们都可以将-1传递给reshape方法
"""
x_train = x_train.reshape(-1,28,28,1)
x_valid = x_valid.reshape(-1,28,28,1)
### =======创建卷积模型=======
"""
Conv2D:
这是 2D 卷积层。较小的内核将仔细检查输入图像并检测对分类十分重要的特征。
模型中的前面几层卷积将检测简单的特征,例如线条。后续的卷积层将检测更复杂的特征。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 Conv2D 层:
model.add(Conv2D(75, (3, 3), strides=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28, 28, 1)))
75 是指将要学习到的滤波器的数量。(3,3) 是指这些滤波器的大小。步长是指滤波器通过图像时的步进长度。
填充是指从滤波器创建的输出图像是否与输入图像的大小匹配。
BatchNormalization:
如同对输入进行归一化一样,批量归一化可缩放隐藏层中的值以改善训练
MaxPool2D:
最大值池化层把经过它的图像缩小至较低分辨率。这样有助于增强模型对物体平移(对象左右移动)的鲁棒性,同时提升模型的训练速度。
Dropout:
是一种防止过拟合的技术。Dropout 随机选择一个神经元子集并在一次训练中将其关闭,使它们在该轮训练中不参与前向传播或反向传播。
这有助于确保网络的鲁棒性和冗余性,使其不依赖网络中的任何区域来提供答案。
Flatten:
Flatten 接受某层的多维输出,并将其展平为一维数组。此层的输出称为特征向量,并将连接到最终分类层。
Dense:
在较早的模型中,我们已经见过密集层。
我们的首个密集层(512 个单位)以特征向量作为输入,并学习到哪些特征对某个特定的分类贡献了多大的作用。
第二个密集层(24 个单位)是输出预测的最终分类层。
"""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
Dense,
Conv2D,
MaxPool2D,
Flatten,
Dropout,
BatchNormalization,
)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Conv2D(75, (3, 3), strides=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28, 28, 1)))
model.add(BatchNormalization())
model.add(MaxPool2D((2, 2), strides=2, padding="same"))
model.add(Conv2D(50, (3, 3), strides=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
model.add(Dropout(0.2))
model.add(BatchNormalization())
model.add(MaxPool2D((2, 2), strides=2, padding="same"))
model.add(Conv2D(25, (3, 3), strides=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
model.add(BatchNormalization())
model.add(MaxPool2D((2, 2), strides=2, padding="same"))
model.add(Flatten())
model.add(Dense(units=512, activation="relu"))
model.add(Dropout(0.3))
model.add(Dense(units=num_classes, activation="softmax"))
## ==========模型编译==========
model.com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模型训练==========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10, verbose=1, validation_data=(x_valid, y_vali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