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年听100节课(51)听马益彬老师《那一刻,我长大了》

一年听100节课(51)听马益彬老师《那一刻,我长大了》

作者: 相信未来_3257 | 来源:发表于2022-07-18 06:32 被阅读0次

《那一刻,我长大了》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这次习作要求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马老师这节课构思巧妙,聚焦“成长”这个主题,从习作要求是什么,习作片段写一写,再到习作评改,最后再次展望成长,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课前交流环节,马老师独具匠心地在黑板上画了竹子,并以竹子为话题,引导学生关注拔节的声音,引出成长的主题。接着,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带领学生观看视频,感受那些难忘的成长时刻,引出什么是成长。接着,出示学生课前填写的问卷调查结果,重点聚焦题目中的“那一刻” ,学生厘清 “那一刻”中“那”表示过去的,“一刻”表示时间短暂。随后,出示选材词云图,引导学生从事件、那一刻、感受三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选材并以关键词的形式填写在习作纸上。

理解了写的内容后,马老师以《慈母情深》和《梅花魂》的片段为例子,引导学生从细节和感受这两个方面写好“那一刻”,学生进行8分钟的片段练习。写完后,师生根据评价标准评改学生的习作片段。

最后,马老师再次回望学生填写的问卷调查中的问题:你是否愿意长大?告诉学生,“长大”就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一天,以此作为课堂的总结与升华。

之前教学生写这篇习作的时候,就发现学生写得不够具体,或者是“那一刻”写得不突出,体现不出成长,而马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和感受这两点来进行习作,方法还是指导到了,。可是,细节和感受这两个点过于宽泛,我感觉学生可能还是不知道怎么写。我也在思考,是不是指导学生修改的时候,可以老师提供范例或者是现场给学生修改,效果会不会好一点,同时马老师评价学生习作片段的时候用手势评价,我感觉这个方式不够直观,如果能够制作一些星星卡来评价会更好。

相关文章

  • 一年听100节课(51)听马益彬老师《那一刻,我长大了》

    《那一刻,我长大了》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这次习作要求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 一年听100节课(71)听马益彬老师《京剧趣谈》

    《京剧趣谈》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艺术之美”,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

  • 听一节习作课有感

    今天听的是省同步课堂高志恒老师的一节习作课《那一刻,我长大了》,让我受益较深的是这几个方面: 一、形式...

  • 让碎片化的时光更有意义

    2020.10.3 说来惭愧,这一周没有听马增新老师的视频课程,今天晚上的课也没有听,明天一定听回放补课。忙了一天...

  • 我听线条的梦

    听马老师的课是幸福的! 马老师扎实的文学功底、深厚的语文素养,令我折服。从这节课中,我学到很多,并一直在思考: 为...

  • 听课有感

    今日,教研室到我校调研,进行了数学、英语、历史、生物四科的听评课研讨,数学课听取了马老师和权老师的课,马老师的课是...

  • 语文课01:还语文课该有的样子

    按:我很长时间没有去听语文课了。去年一年没有听,尽管我任九年级的语文课;今年,今天听这堂课之前,也还是没有听,尽管...

  • 每晚听马未都老师的“课”

    最近每晚睡觉前一直都在听马未都老师的音频。能让人听下去,一定是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马未都老师讲的内容很广泛,古玩、...

  • 不要这样叫我

    @马学文 毕福明 马老师 请不要称呼我 老师了 听马未都说 小姐 把嫖客也 叫老师了 而我 在 小姐出现之前 就早...

  • 深度评课艺术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 看了《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后,我感觉平时我们听评课也太肤浅。 平时几种常见评课模式: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年听100节课(51)听马益彬老师《那一刻,我长大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yr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