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人。
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更是我国一代诗宗。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01、自幼受父亲启蒙,多方拜师,得中进士
1127年10月29日,杨万里出生于吉州吉水县中鹄乡新嘉里南溪滥塘村。
杨万里5岁时,父亲就教他读书。两年后,父亲在乡里招生,杨万里也跟随父亲学习经书。
1135年,母亲毛氏去世,父亲对他的教育更上心了,他省吃俭用为儿子攒钱购书,杨万里学习刻苦,博览群书,小小的年龄满腹经纶。
十岁从父宦学四方,不仅结识了众多师友,更扩大了见识。1140年,拜高守道为师,1143年,就学于安福,拜王庭珪为师。
1147年,又拜刘安世为师,仍问学于王庭珪、刘廷直,和刘承弼、刘浚、李燧、彭仲庄成为好友,认识了刘安世之子刘知非。
1150年春,杨万里参加乡举,中试。1151年夏,同叔父杨辅世及周必大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
他没有泄气,后来拜刘才邵为师,继续刻苦读书,1154年4月18日,进士及第,中丙科。
那年,是一个科举大年,生源质量极高,名人辈出,陆游、范成大、虞允文、张孝祥皆在其列。杨万里名列前茅。
1155年,杨万里被授赣州司户参军。在赣州司户任上期间,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02、拜访张浚,写《诚斋记》
1160年,任零陵县丞时杨万里与张浚之子张栻结识,并成为朋友。当时,崇信军节度使张浚,因受秦桧排挤,正谪居零陵。
杨万里刚到零陵,想去张府拜访张浚,但心灰意冷的张浚,谢绝了所有人。
杨万里三次前往而不得见,之后写书信请求拜访,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连续吃了三次闭门羹,杨万里才得以进门。一番促膝长谈后,张浚十分赏识这个年轻人。
张浚对他说:“元符年间,达官贵人众多,大多高官贪污,只有邹浩、陈瓘刚正不阿!历来铁骨铮铮,敢怒敢言。
张浚同时勉励杨万里,不管是为官还是为学,都必须“正心诚意”。
杨万里深以为然,辞别了张浚,他便回到住处,将书房改名为“诚斋”,后来索性以此为号,终身不忘张浚的教导。
03、任零陵县丞 ,为政爱民
杨万里任零陵县丞期间,辅佐知县,兢兢业业,为政爱民。
他来零陵的第二年,大旱特别严重,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粮田旱得颗粒无收,有的农民被迫背井离乡求生谋生。
这一年从春到秋,杨万里几乎天天到农村帮助民众抗旱浇灌,动员百姓兴修水利。
在夏粮收割后,他亲自带领催粮催晌人员到老百姓家里认真调查核实。
他引导百姓交租交粮,细心做好百姓工作,深受百姓称赞。
04、关心民生疾苦,除暴安良
杨万里在公务之外,常坐船沿潇水而下,了解民生疾苦。一次,杨万里来到冷水滩司马第附近一个高姓村子。
刚走进村子门口,发现一户名叫高老猛的人家,全家大小哭作一团。
原来高老猛一家租种了大财主高老虎的三十亩水田,合约规定每亩田每年要交租三担稻谷。
无奈当年正遭遇见大旱,粮食颗粒无收,无法交租。高老虎带领几名打手,要将高老猛十六岁的女儿抵给五十多岁的高老虎作妾。
杨万里看了合约后,苦口婆心要高老虎积点善德,可高老虎就是不买账,坚持要将高老猛的女儿抓去抵债。
杨万里忍无可忍,派随从迅速到冷水滩分衙叫来十多个衙役将高老虎一举拿下,并当众给高老虎猛打六十军棍,打得他当场认罪。
高老虎恳请杨万里原谅他,表示再也不强抢民女了,还当众说减交高老猛一半租谷。从此高老虎再也不敢在当地称王称霸了。
05、上书《千虑策》,被虞允文欣赏
1163年冬季,十二月,张浚再次拜相,张浚推荐杨万里担任临安府教授。
未及上任其父大病,杨万里辞官回乡。八月初四,杨万里的父亲去世,他在家丁忧,期间写《千虑策》。
1167年,杨万里服丧完毕到临安,先后拜见名臣陈俊卿和虞允文,并上政论《千虑策》。
他总结靖康之难的历史教训,结合平生所学,从“君道”“国势”“治原”“人才”等30个方面论述如何使朝廷摆脱羸弱现状、百姓摆脱苦难生活。
知枢密院事虞允文看到《千虑策》后深受震撼,觉得这样的人才放在地方太浪费了,向宋孝宗建议越级提拔杨万里。
06、任职奉新县知县,放宽交税期限
1170年,杨万里任职奉新县知县,在赴任的路上,杨万里一路看尽民生艰难,颇有感慨地写下《悯农》: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杨万里刚任职时,百姓生活贫苦潦倒,吃不饱穿不暖,但官员的生活却是富贵荣华。
他见牢中关满交不起租税的百姓,官署府库却依然空虚,深知是群吏中间盘剥所致。
于是他下令,全部放还牢里的“囚犯”,并禁止逮捕、鞭打百姓,然后发给每户一纸通知,放宽其税额、期限。
结果百姓纷纷自动前来纳税,不出一月,欠税全部交清。
他任职不到半年,奉新县的整个生活水平一下提高。百姓都感谢杨万里。
07、仗义执言,受到欢迎
1170年十月,因宰相虞允文的推荐,杨万里被召为国子博士,自此开始在京任职。
1171年三月,张栻因反对宠臣近习执掌要职而得罪宰相虞允文,于此年被排挤,出知袁州。
杨万里全程见证了这件事情,他为人正直,觉得虞允文的做法有失公道。特意写信给虞允文,希望他能够做出更加公平的裁断。
这件事传开之后,他也因为大公无私而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1172年四月二日,进士唱名,此次省试,为省试官,寓殿庐,与林光朝论诗。
1172年九月,杨万里升太常丞兼权任吏部右侍郎,并结识了太常少卿王淮。
08、任广东刑狱,平乱凯旋作诗
1181年闰三月二日提点刑狱,负责刑法、举刺官吏之事。这年春天,福建汀州的饥民在大盗沈师的鼓动下起事。
沈师杀死漳州戍将萧统领,从福建一路侵袭到南粤,烧杀抢掠畅行无阻。
杨万里率领三千铁骑东征,迅速解了梅州之围,一路追击到潮州,将沈师主力歼灭,并擒杀沈师。
除夕时,杨万里从潮州凯旋,作《平贼班师明发潮州》云:
不是潢池赤白裳,何缘杖屦到潮阳。官军已扫狐兔窟,归路莫孤山水乡。
杨万里当时已是年逾五旬的老者,以文人充任武官,且建功立业,受到孝宗赞扬。
09、推荐人才,升为太子伴读
1184年十月服除,被召入京城任尚书右郎,后任吏部员外郎。1185年五月,除吏部郎中,应诏上书,极论时事。
宰相询问他,应该将什么事情作为己任。杨万里不假思索说人才任用才是最为重要的。
他因此也推荐了六十多人,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朱熹。
他的才华也被皇帝看在眼中,很快就被宋孝宗提拔为东宫侍读,陪伴在太子身旁。太子赵惇亲题“诚斋”二字赠给杨万里。
1186年,转任枢密院检详,历任尚书省右司郎中、左司郎中,仍兼东宫侍读。
10、直言进谏,惹恼孝宗,出知筠州
1187年十月,杨万里任秘书少监。1188年三月,孝宗采纳翰林学士洪迈之议,以吕颐浩等人配飨高宗庙祀。
杨万里力争主战名相张浚当配飨,指斥洪迈为人不公正、专辄独断,无异“指鹿为马”,因此惹恼孝宗。
孝宗说:“杨万里把朕看成了什么样的皇帝?”因而削去直秘阁,出知筠州。
11、得到宋光宗信任,接待金朝使者
1189年二月,孝宗禅位于太子赵惇。宋孝宗将皇位禅让给了太子,历史上将其称为宋光宗。
杨万里于五月复直秘阁,八月被召,九月入京。他连续向皇帝上书三条奏章,要求皇帝一定要爱护人才,远离奸臣。
新继任的皇帝也对自己对国家充满了信心,对于杨万里的肺腑之言给予采纳。
1189年冬天,杨万里任接伴金国贺正旦使,也就是让他去接金国来宋的使者。
杨万里往来于江、淮之间,望着淮河以北割让给金国的故土,看着被战争涂炭的凄惨民众。他初到淮河便写下著名的《初入淮河四绝句》:
其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后自镇江过长江时又写下《过扬子江二首》慨叹半壁沦陷的惨淡,抒发半壁偏安的怨愤,爱国主义情感真情流露:
《过扬子江》(其二)
天将天堑护吴天,不数崤函百二关。
万里银河泻琼海,一双玉塔表金山。
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
多谢江神风色好,沧波千顷片时间。
63岁的杨万里在奉旨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北返,路经苏州,写下《泊平江百花洲》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孝宗日历》修成,照例应由杨万里为《日历》作序,而宰臣却另命礼部郎官傅伯寿作序,杨万里自劾失职,请求去职,光宗挽留。
本应由杨万里奉进《孝宗圣政》书,但孝宗犹念旧恶,外调杨万里为江东转运副使,暂时代理总总管淮西和江东军马钱粮。
12、上书阻谏行使铁钱会子,改任赣州知州,谢病自免
1192年,他担任江东转运副使时,朝廷打算在他的辖区发行“铁钱会子”,
明面上是用于支付部分军队的军饷,实质上想通过军人使用铁钱采买,迫使江南地区改变只用铜钱、不用铁钱的现状。
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因此得罪了宰臣,因而改任赣州知州。最终,朝廷未能在江南发行“铁钱会子”。
杨万里未就职,请求任祠禄官,获授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于八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
在回途中经过安徽泾县桑茶坑路上,见到那河堤边有一位牧童,躺在那青草地上睡觉,而且睡得很香。
而那头那老黄牛则是优哉游哉地吃着青草,已经转到了柳树背阴的地方。让诗人感慨万千,所以创作了这么一首有趣的诗。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荫西。
回到家乡但杨万里抛下纷争烦扰,天望着门前池塘里的自然生机,他随口做了首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忧愤离世
1206年6月15日,杨万里听闻权相韩侂胄暴虎冯河得出师北伐,遭遇惨败,放声痛哭,写下遗书,笔落而逝,享年80岁。
其中几句:“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不免逃移。今日遂行,书此为别。”
1213年十二月,朝廷宣敕,赐杨万里谥号“文节”。
14、文学成就卓著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现存诗4200首,诗文全集133卷,称为《诚斋集》。
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小池》、《新柳》、《初夏午睡起》、《舟过安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等。
杨万里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诗篇,如《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杨万里还是田园诗人,他许多诗中描写大自然美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杨万里还写了大量描写儿童的诗,那些儿童活泼可爱,很有情趣。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所作词风格清新,富于情趣,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具有幽默、诙谐的特色。
如《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整首词洋溢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展示了作者对光明美好未来的憧憬,读后发人深思。
杨万里的晚年,由于自己对朝廷能重用自己的渴望强烈,他壮志难酬,他借酒浇愁,愁后又写下了这首《忆秦娥·新春早》: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
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
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
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杨万里为人正直,对有政治远见卓识,忠心为国为民,但朝廷黑暗,他壮志难酬。
但他没有一味地哀怨,而是热爱生活留下一首首生动活泼的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