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清】陈士铎著《洞天奥旨》笔记

读【清】陈士铎著《洞天奥旨》笔记

作者: 康乃尔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21:12 被阅读0次

导读

      陈士铎认为疮疡之治,唯主内消,不喜外刺,谓“刀针可以救败,而不可以成功”;治法上,认为“疮疡成于火毒,自宜用攻泻之药,然而一味攻泻,则血气大伤,未溃者火毒难于消化,已溃者肌肉艰于敛收,必用补为主,而佐以攻泻之味,则转易奏功。”

      陈氏认为疮疡以阴阳为大要,以胃气为根本,故有“舍脉从痈”,“舍时从痈”之论,治变之要“大补胃气,而不问火毒之存与不存者,此舍痈治症之法。”

疮疡辨脉论

      大约疮疡未溃之先,脉欲其有余;而疮疡已潢之后,脉欲其不足。有余者火毒旺也;不足者,正气虚也。未溃而现有余之脉,乃宜盛而盛,顺之象也;已溃而现不足之脉,乃宜虚而虚,亦顺之象也。倘已溃而现有余,不宜盛而盛也;未溃而现不足,不宜衰而衰也。不宜盛而盛,乃火毒之大炽;不宜衰而衰,乃火毒之甚深。皆逆之象也。顺吉而逆凶,又何疑哉?而有余不足之脉,何分顺逆乎?夫浮也、芤也、滑也、实也、弦紧也、洪长也、大散数也。皆有余之脉;微也、沉也、缓也、涩迟也、伏软也、弱结细也,皆不足之脉也。有余之脉宜现于未溃之先,而不宜现于已溃之后;不足之脉宜现于已溃之后,而不宜现于未溃之先。

治之法,未溃而现不足须补阳以发其毒,而人参、黄芪不可缓用也;已溃而现有余,须补阴以化其毒,而熟地、当归所当亟投也。更有秘诀者,毋论有余不足,各脉倘无断续之形,皆可用大补之味,而佐之消毒之品,同群共用,亦能转危为安,反败为福,未可以脉之不顺,即弃之而不治也。

疮疡阴阳论

      气血不可失治,而疮疡必当兼用之也。惟是阴阳之症,不可不分。知是阳症,可少用金银花化毒之品,而轻佐之补血补气之味;知是阴症,可多用金银花化毒之品,而重佐之补气补血之味,自然阴变为阳而无陷滞之虞,阳不变阴而有生化之妙也。更有以阴阳分寒热者,杀人必多矣。夫病分寒热,是人素禀之偏,岂可以阳为热、阴为寒耶?故浮、洪、弦、数,本阳脉也,然阳乃气虚而非热。沉、细、弱、涩,本阴脉也,然阴乃血虚而非寒。辨其阴阳,而不可分为寒热,以疮疡之阴阳,无非正虚邪实,故气血可以共补也。

疮疡火毒论

    疮疡之症,皆火毒症也。但火有阳火、阴火之不同,而毒有阴毒、阳毒之各异。夫既曰火,则火势燎原,救之乌可缓乎?惟是阳火骤而烈,阴火缓而酷。夫火虽有骤缓,而至于炎烧,其祸则一也,故救焚俱不可迟。一见人生疮疡,无论是阳是阴,当速为扑灭,则随手奏功。无奈世人视为平常,因循懈怠,以至轻变为重,阳变为阴,往往溃坏决裂而不可救疗。

      或曰:阳火骤,似乎难遏,阴火缓,似乎易图,何其酷烈反胜于阳火乎?盖天下阳毒易防,而阴毒难防,疮疡火毒,又何独不然。且亦知疮疡之火毒为何毒乎?乃龙雷之火,郁而出于木中也。夫龙雷之火,藏于地中,天气郁勃,火不能藏,往往发越于外。然而,龙雷之火又藏于木中非破木焚林,而火不得外泄,其所出之处,有焚烧屋庐者,有殛死人物者,苟樱其锋,多成灰炭,其毒为何如乎?人之生疮疡者,虽因气血之不和,而不和者,乃气血之郁也。五脏六腑之气血,皆能成郁而生疮疡,其实无不因肝肾二经之郁以成之也。肝肾二经属阴,皆有龙雷之火,火郁之极,必变蕴而为毒,火为阴火,则毒亦阴毒也。阴毒不发则已,发则冲击祸害,有不可胜言者,此毒之所以酷烈也。

      夫阳毒尚有养痈之患,而阴毒尤禁养痈者,以其溃坏决裂,有百倍于阳毒也。可见阴阳疮疡,俱宜急早治之。但治法不同,又不可不分而治之也。大约阳毒之疮疡宜散重而补轻;治阴毒之疮疡,宜散轻而补重。总之。阴阻火毒,非补则火不肯灭,而毒不易消也。但分轻重以用药,而万不可单用散剂以治疮疡。苟不辨别其阳火阴火与阳毒阴毒,而止用攻坚表邪之味,吾恐火未必退而气先失,毒未必化而血先涸矣,安得不夭人性命哉!

医方

神效托里散

家传。治痈疽肿毒、发背、肠痈、乳痈、时毒,憎寒壮热,不论老幼虚实,俱效。

黄芪五钱  金银花一两  当归五钱

生粉草三钱

各一钟煎服,渣捣敷患处。或俱为末,酒调服之,

参芪瓜蒌散

治乳痈、乳疽已成者,化脓为水,未成即消散,如瘰疬更效。

瓜蒌一个    甘草二钱  当归五钱

没药一钱  乳香一钱(另研)

大力子五分  人参三钱  黄芪五钱

水煎服二剂即消。

神效瓜蒌散

痈乳劳已成,化脓为水,未成即消。治乳之方甚多,独此神效。瘰疬疮毒尤效。

甘草  当归各五钱  没药另研 

乳香各一钱,另研  瓜萎大者二杵

作二剂,用酒三碗,煎至二碗,分三次饮,更以渣罨患处,一切痈疽,肿毒,便毒并效。如数剂不消不痛,兼服补气血之药。

                —《外科理例》p.197

神效托里散又名金银花散

治一切肿毒焮痛,憎寒壮热。

黄芪盐水拌炒    当归      粉草

忍冬藤各一钱

酒水各一钟,煎一钟,分病上下,食前后服,少顷,再进一剂,渣罨患处。不问阴阳肿溃,老少虚实,皆可服。为末,酒调服,尤效,消脓托里,止痛排脓。

                — 《外科理例》p.220

真人活命饮

治一切痈疽肿毒初起未消者。

全银花三钱  陈皮去白  当归酒洗,钱半防风七分  白芷  甘草节  贝母  天花粉乳香一钱  没药二味另研,一钱  候药熟下皂角刺一钱  穿山甲三大片

好酒煎。毒在上饱服、在下饥服,善饮者多饮酒以行药势,忌酸物、铁器酸性收敛,凡药多忌铁。

      此足阳明、厥阴药也。金银花散热解毒,痈疽圣药,故以为君;花粉清痰降火,白芷除湿祛风,并能排脓消肿,当归和阴而活血,陈皮燥湿而行气,防风泻肺疏肝,贝母利痰散结,甘草化毒和中,故以为臣;乳香调气,托里护心能使毒气外出,不致内攻,没药散瘀消肿定痛,故以为佐;穿山甲善走能散,皂角刺辛散锋銳,皆厥阴阳明正药,能贯穿经络,直达病所,而溃壅破坚,以为使。加酒者,欲其通行周身,使无邪不散也。未成者散,已成者溃;若已溃后不可服。

                —《医方集解》p.249

“真人活命饮”另解

      夫肿毒之初起也,皆由营血阻滞,郁而为热,营卫之气,失其常度。病既形之于外,必有表证外见。当此之时,急须精锐直前之品,捣其巢穴,使阻者行,滞者通,再助之以各药,自然解散。方中甲片、角针皆能直达病所,破除结积之邪。乳香理气,没药行瘀,二味皆芳香宣窍,通达营卫,为定痛之圣药,以佐甲片、角针之不逮。然肿坚之处,必有伏阳,痰血交凝,定多蕴毒,故又以天花粉清之,金银花、甘草节解之。肿毒既生于外,即为表证,故以防风解之于后,白芷疏之于前,使营卫不尽之邪,皆从汗出,如是则肿毒解矣。至若当归之和血,贝母之化痰,陈皮之理气,亦由善后者以理其余氛。酒煎则助其药力耳。

                —《成方便读》p.238

相关文章

  • 读【清】陈士铎著《洞天奥旨》笔记

    导读 陈士铎认为疮疡之治,唯主内消,不喜外刺,谓“刀针可以救败,而不可以成功”;治法上,认为“疮疡成于火毒,...

  • 洞天奥旨 陈士铎自序

    医不穷理,不可谈医;药不执方,不可用药,以医药之难精也。铎性喜刀圭,然而获效者半,每致慨于无师也。康熙丁卯秋,...

  • 疮疡标本论

    卷一 疮疡标本论-《洞天奥旨》-陈士铎 凡病皆有标本之异,而疮疡亦宜知之。苟不知标本,轻妄施药,不中病情,...

  • 读【清】陈士铎著《本草新编》笔记

    七方论 注《本草》而不论方法犹不注也。《本草》中,草木昆虫介属之气味寒热,必备悉于胸中,然后可以随材任用。使胸次无...

  • 《本草新编》之蒲公英

    清·陈士铎《本草新编》 蒲公英 蒲公英,味苦,气平,无毒。入阳明、太阴。溃痈肿,消结核,解食毒,散滞气。至贱而有大...

  • 陈士铎熟地解

    《本草新编》 世人皆谓熟地腻膈,唯陈公持不同见解。谁对谁错我定义不了,只能带大家看看陈公高论。 熟地 熟地,味甘,...

  • 本草新编之橘皮

    清·陈士铎《本草新编》 橘皮(陈皮、青皮) 橘皮,味辛、苦,气温,沉也,阴中之阳,无毒。陈皮治高,青皮治低,亦以功...

  • 咳喘痰咸效方定沸汤

    作者/刘鸣 定沸汤出于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辨证录》卷之九。其在痰饮门524条谓:“人有吐痰纯是白沫,咳嗽不已,日轻...

  • 三清丸

    三清丸(陈士铎《辩证录》)苍术半斤 炒人参三两 山茱萸一斤 白薇三两 蟅虫三两 阿胶三两 白芍十两 ...

  • 三清丸

    三清丸(陈士铎《辩证录》)苍术半斤 炒人参三两 山茱萸一斤 白薇三两 蟅虫三两 阿胶三两 白芍十两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清】陈士铎著《洞天奥旨》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di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