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假期期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将长达42集的《小舍得》追完。整部剧看完,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期的不焦虑,情绪变化随着剧情的发展而演变。整部剧看完,只想说,看,剧情最后告知我们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他们的身心健康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一切归零,健康更重要
这让我忆起,曾经看到的一个选择题,讲的是:孩子健康的时候你一直关注他的学习,当他身体出现问题时,你会选择继续追着学习呢还是一切归零,只要他健康就好。
这道题,在剧中田雨岚跟子悠已经给出了答案。前30集,剧中看到的是田雨岚如何逼迫子悠成为学霸,不顾他的任何意愿,比如踢足球、养微生物的爱好等,一切始终围绕如何进入翰林而不懈努力,择数金牌班、不断更换上课点大神班…辛苦周折都不是问题,拿下择数杯的名次,顺利进入翰林中学才是短期目标。而终极目标自然是考上重点大学甚至清华北大等名校,从而获得开挂人生。
可当子悠因心理压力大的问题幻想出的玩伴大龙时,田雨岚慌了,整个颜家都无措了,他们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于田雨岚对子悠的逼迫,甚至一气之下说起让夫妻离婚。这个时候的田雨岚是心塞的,感觉一切的付出都不值得,也开始了痛定思痛。回忆起过往与孩子的争吵,想起孩子的笑容满面的场景,她决然般,将书架上的各类奖杯换成子悠的踢球照,各类题型的看板上也换上了C罗的海报,还友情赠送足球一个…这时,田雨岚的人设从为孩子学习焦虑的母亲变为了可爱的妈妈,一切只为了孩子能够早日心理障碍。
孩子,就应该有孩子的样子,在合适的年龄做符合他们年龄的事情,至于读书、择校这件事情,顺其自然才是真正的途径,鸡娃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扭曲的可能是还是得性格,崇尚素质教育,才是未来的的确确发展的教育轨迹。
这部剧,看完,在育儿路上,以及学习这件事情上,我也变得豁达许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老天都会赏口饭吃,何必苦苦挣扎,苦苦相逼,亲人变仇人,甚至患上焦虑症,真心没必要。
可能,我的孩子还小,还没有尝到这种学习的压迫感,但,我始终相信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明白,有善意、有温度的性格才是孩子在未来能够走的更远的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