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最好的告别》:老病死生

《最好的告别》:老病死生

作者: 树莓子很酸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23:47 被阅读28次

    国人最避而不谈的两个字莫过于“死”和“性”,无形中导致生命教育和性教育在每个人的求学阶段几乎都是缺失的。
    还好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你好奇,只要你搜索,世界的大门就会向你打开。
    最近在看的两本书,最好的告别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刚好对应着这两个话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衰老与死亡,如何看待性和保护自己。

    《最好的告别》,原名being mortal。mortal being是凡人,being mortal直译就是凡人有死,讽刺的是,译者考虑到忌讳问题在出版的时候改成了夕阳无限好之类的表达,最后变成了最好的告别。我觉得翻译得有点过于华丽,或者说油滑。作者本意就是希望读者能够更加了解衰老和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打好预防针以便将来更好地直面它们,糖衣的包裹反而淡化了坦荡荡面对的意思。

    书中阐述了作者认为现在医患关系的三种类型:
    家长型,确保病人接受医生认为对他最好的治疗。比如告诉病人,你要吃红色药片,对你好。
    资讯型,告诉患者事实和数据,其他一切随患者决定。比如红色和蓝色药片的作用都告诉你,你要选择哪个由你决定。
    解释型,病人既想了解信息,又需要掌控和裁决权。比如确定病人想要什么,再介绍两 种药片,告诉他哪种可以实现目标。
    显而易见,解释型关系才是最理想的状态。医疗服务跟服务设计一样,最终应该走向以患者为中心,特别是对临终病人和老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有更多的了解和关怀。一味地延长生命反而是在折磨病人,最后不人道地死去。姑息医疗和善终服务是为了让病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
    在中国的医学教育只重专业知识,忽略人文教育。高中毕业的小孩学完几年医就直接在医院接触病人,他们对于医者的社会属性并没有足够的认知和理解,心智都还没成熟,自己本身还是个“小孩“,又怎么能为病人考虑周到呢?这种现状也为近几年的医患矛盾埋下很多隐患。
    在纪录片《生门》中常常看到一些医生在与病人讨论病情,商量告知治疗方案的片段,我觉得他们是做得比较到位的,充分询问病人的意愿,从病人家庭经济情况出发,帮助他们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不过对于镜头前的表现还是多少持一些保留意见,里面的李主任也经常说医生至少要花40%的时间在与病人沟通,这些时间本来可以拿来做论文或专业进修。这种看法我不能苟同,理想的“解释型”医患关系中,不断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医生只有对病人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帮助他做出最专业的选择。不过在中国“家长型”医患关系长期存在也与现在医院的盈利模式和医生的晋升方式有关,医生的工资构成基本靠奖金,奖金哪来呢?靠手术。手术数量和床位流转率决定医院的地位高低。医生的晋升除了靠临床经验的积累,还有必不可少的论文发表,医生要兼顾临床和学术已经焦头烂额,有时候在手术台上才见到病人第一面,也是出院前最后一面,长此以往自然对于病人的关怀也就微乎其微。就拿胆囊炎来说,有些医院一上来不由分说就给你手术摘除胆囊,其实有些情况并不是一定要做手术,但因为你住院保守治疗消炎至少需要一周以上,微创摘除胆囊手术只需三天就可以出院,床位又可以腾给下一个病人,既可以提高手术量,又可以提高流转率。其中的门道细思极恐,医院究竟是治病救人的地方,还是提高效率产生更多经济效益的行当?

    当你老了你想怎么过?
    书中讨论的第二大问题是养老,作者所在的欧美国家已经实现了社会化养老。我们承受着传统家庭养老的巨大压力,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模式经常让中年群体喘不过气,我们期待着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实现社会化养老,然而本书让读者看到,社会化养老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社会养老机构基本是以流水线的方式对待老人,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提供设施一致的房间,固定的就餐时间和娱乐时间等等,并不是所有老人都能适应这样的环境。书中提到有一些机构尝试改变这种现状,刚刚起步就获得支持和好评。他们给老人单独的房间,按照自己的方式布置,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安排每天的日常生活,只在需要时向机构工作人员求助。我们常常会忘了,老人,即使他们行动不便,病痛缠身,需要别人照顾,但首先他们是成年人,谁都希望自己活得体面,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笔者母亲前段时间生病住院,我在照顾她生活起居的时候发现,只要她能够自理的事情,并不希望我去帮助她。比如喝水,她努努力能坐起来喝的话就不想要我喂她,可能人活到老了,如果能够生活自理,就已经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了吧。我常常在想,独生子女这一代,如果一直单身,工作生活的地方离乡背井,到老了会是怎样的光景呢?最近看了一篇关于日本“无缘社会”的报道,没有了工作和同事关系,没有亲人在身边,没有了与故乡的联系,最后迈向“无缘死”,可怕的是,随着生育率的下降,这种情况在日本越来越常见。我们可能常觉得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的,可是等到老了,有些实际问题不得不考虑了。如果到时能像以前大学宿舍一样,既有自己的单人间,邻里之间又互相关心照顾,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吧,毕竟人还是社交动物。

    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如果得知自己身患无法治愈的疾病,你会如何渡过余下的日子?作者在书中谈到了很多例子,有从歇斯底里到接受善终机构的帮助,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也有如战士一般尝试一切办法去治疗,忍受巨大的痛苦。作者并没有给出评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他只是平静地描述,当事情发生时,患者,家属和医生应该一起面对问题,寻找使患者痛苦最少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能够尽可能减少对患者原有生活的影响。即使有时候结局无法控制,但我们自身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所谓勇气,就是同时认识到这两个事实。第一种勇气,面对人终有一死,思考过应该害怕什么,希望什么。而第二种更难,依照事实去采取行动,必须由你自己决定害怕或希望的事项的优先级,尽管随着时间推移,行动的局限性越来越大。最简单的例子,当你鼻塞的时候,只求能吃出食物的味道就好了,当你发烧重感冒躺在床上浑身无力的时候,只求能自己下楼取个快递就好了。只要当身体出毛病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身体健康多么重要,你才会发现平时习以为然的生活日常,对于一个病人来说也许都是很难实现的,对于他们来说,更难的是最后根据身体的局限性做出选择,在某种程度上面对疾病的人是孤军奋战的,再亲的人也没有办法感同身受。

    佛教常说“老病死生”,而不是“生老病死”,因为生命并没有真正的终点,这一辈子的结束也是下一辈子的开始,永远都存在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肉体的死亡是自然规律,谁都不可能长生不老,死亡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潇洒自在来去才是问题。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你了解得越多,等轮到自己或亲人的时候就少一份慌张,我想,这也是作者想写这本书的意义吧~

    最近对于生死的研究感兴趣,了解到居然真的有生死学,超物质心理学,灵异心理学等学科存在。立下flag,等看完一些书和纪录片后再来分享。如果你都看到这了,欢迎来评论区探讨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的告别》:老病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gh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