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有言:“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月亮过了正月十五,光明就会逐渐减少;人到了中年,就容易走下坡路。如何减缓走下坡路的情况,是每一个中年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个中年人,可以做到这8点,说明他很好命,大吉将至。
1、从取悦他人,到取悦自我。
年轻的时候,我们为了逢迎别人,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会取悦他人。在取悦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一无所得,反而还被人拿捏了。
我们对别人的真心,会被人视为一文不值的烂泥。既然如此,就不要再取悦他人了。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并非他人,而是自己。
取悦自己,让自己快乐,让自己觉得生活的每一天都有意义。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而其他人都只是NPC,哪有主角去讨好NPC的。
2、从排斥自我,到接纳自我。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接纳自己的平凡,接纳父母的平凡,接纳爱人的平凡,接纳孩子的平凡。
我们都只是尘世间的平凡人,没有任何的突出之处。对此,无数人都选择否定自己,让自己活在了自卑、苦闷、烦躁的日子当中。
否定自己,毫无必要。自己如何,跟世俗的标准毫无关系,只要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以及家人,就已经很厉害了。如此厉害的自我,为什么不去接纳?
3、有自知之明,不再妄想。
人呐,为什么越是上了年纪,越会活得纠结,根本放不下?因为他们缺乏自知之明,不愿意承认现实,放任了欲望膨胀。
看到富豪资产过亿,就妄想自己也资产过亿。越是妄想,而自己越是做不到,那就只会让自己越痛苦。
人贵有自知之明。是什么锅,就配什么盖;是什么人,就做什么事;有多少钱,就过多好的生活。过“力所能及”的一生,才是真相。
4、有知足之心,活在当下。
曾国藩说过:“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保持清静、明朗的内心,对于任何事都顺其自然,不为了未来而烦恼,不为了过往而后悔,只是纯纯的活在当下,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过往已成历史,未来还没有发生,只有当下还在我们的掌握当中。知足,才能常乐。活在当下,才对得起过往,以及未来。
5、抛弃世俗,活出真我。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论外界怎么赞扬他,他都毫无心理波动,也不论外界怎么贬低他,他也毫不沮丧。唯有摆脱世俗的眼光、束缚,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无数人都深陷于世俗的漩涡当中,被世俗的潮流裹挟着往前走,根本不知道,世俗的一切其实毫无意义。真正的意义,其实是内心的“真我”。
6、宠辱不惊,天人合一。
有一副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有什么样的荣誉、耻辱,都不会为此而动心,只是以平常心去观望尘世间的花开花落。有什么样的升迁、贬谪,都毫不在意,只是顺应自然,保持天人合一的姿态。
人到中年,是时候要将紧绷的内心放平了。能得到什么,不能得到什么,都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保持平常心,享受当下的好时光。
7、做事尽力而为,做人无愧于心。
丰子恺先生说过:“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人活着,最重要的,就两点。首先,做好自己的本分,对得起当下的自己;其次,无愧于心,平生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
仅仅是“无愧于心”这四个字,就需要我们花费一生的时间去践行。钱财名利皆是身外之物,荒唐且虚妄,唯有良心,一直伴随着我们,走到人生的尽头。
8、看清生活真相,依旧热爱生活。
很喜欢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楚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现实,终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美好。得知了生活真相的人们,要么消极,要么悲观,越活越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我们不妨这样想——悲观也改变不了现实,消极是一天,热爱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让自己热爱生活,开心一点呢?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