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读了两本书《撒旦的邀请》、《宋美龄传》
《撒旦的邀请》是世界十大推理小说之一,克劳夫兹大师书中的“不在场证明”可谓是布局扎实、手段高明。
一个装有女尸和50英镑的不同寻常的桶子让伦敦警方越是深入,越是混乱如麻不知头绪。当然结局自然是凶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看完谁都会对凶手的犯罪智慧惊奇不已。其实看到一半我就知道谁是凶手了,作案动机往往也是寻找凶手的一个重要途径。
文中的警方寻找证据过程的各种推断、反复论证也留给人很深的印象。表情和反应有的时候很能出卖人。
以后我要仔细观察观察别人的表情和反应,说不定可以有与以往不同的收获。
《宋美龄传》,对这个女人我一点好感都没有,我喜欢宋庆龄。
世人都说,宋氏三姐妹,宋蔼龄爱钱,宋庆龄爱国,宋美龄爱权。
在我看来,她既爱权也爱财。不可否认她的能力才华,长袖善舞,左右逢源。
尤其她和蒋介石结合,被誉为是玫瑰与权杖的结合,可想而知她一跃成当时第一夫人的荣耀与骄傲。
对她来说,嫁给他是给了自己广阔的舞台,她需要这样的舞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谋权谋财。
她帮着蒋在美发虚假声明,诋毁中共,说赤匪打砸抢烧无恶不作。
后来到了台湾,一手包办圆山饭店等实业敛财,她背后的宋孔家族更是大捞好处,发战争之横财。
她确实有很多功劳,但终究到底,她是为了自己,是自私的,退一步来说,她既然得到万众尊敬就得相应付出。
对比来看,宋庆龄追随孙中山,信奉共产主义,即使小妹嫁给蒋,她依然反蒋到底。最后,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
而美龄在风雨飘摇的台湾,政局动乱,亲人离世,最终陨落美国。她的去世,也算是为那个年代的历史画上句号。
在我看来,这一切与人的三观息息相关,蒋政府的腐败,不得人心由来已久,走到最后凄凉的结局,这是价值观和道德的问题,那个年代谁更高尚,更难能可贵,自然好的结局就偏向谁。
历史说不清道不明,谁也无法回去重温,她也算是一个传奇女子。
算是诠释了,
名利场上,一个女人可以走多远,家国恨里,一个女人可以陷多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