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净土宗大爱之声
净土宗概论讲记
有人问:善导大师到底有没有访问过庐山?在古人所撰善导大师传记里,提到善导大师曾经前往庐山瞻仰慧远大师遗风,而慧净法师所撰述的《善导大师略传》却未予提及,这是什么缘故?
上人编的《善导大师略传》很精练,在史实、法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准。历史上有关善导大师的传记很多,在上人编的略传当中,凡是没有收集的,一定有原因。
对于提出的这个疑问,上人的回答是这样的:
被南宋时代天台宗之僧人推举为中国净土宗初祖的慧远大师,生于公元334年,乃魏晋时代高僧,受到后世净土行者高度的崇敬是在中唐以后,特别是宋代的净土行者比较追慕慧远大师之高风。
与这相反的,从昙鸾大师到道绰、善导等,一贯相承、次第开展的净土教理与修习方法,可谓与慧远大师毫无渊源。
当然,善导大师曾深入禅定的念佛三昧,也曾撰述一部《般舟赞》,不无共通点;然而对慧远大师的关注,在善导大师五部九卷的著作中未曾出现。
若论慧远大师,并未有关于净土教理的系统著作;至于其净土修行方法,犹如《观经》要门,系以息虑凝心的观想为中心的般舟三昧。
然而,这种方法是难行道而非易行道,姑不论后代,即当时修持的行者亦不多见,成就者更少。
故慧远大师往生(公元416年)之后无人继承其法,直到唐初两百多年间,他的净土思想与修行方法对当时净土行者并没有多大影响,也没有广泛传开;亦即在净土一系中,至唐初时仍然默默无闻。
因此,唐初迦才大师在《净土论•序》中说:“上古之先匠,远法师、谢灵运等,虽以佥期西境,终是独善一身;后之学者,无所承习。”
有关善导大师寻访庐山的记载,只有宋代的王古居士所写的《新修往生传》下卷之《善道传》,其文说:“欣慧远法师胜躅,遂往庐山,观其遗范,乃豁然增思。”在这之前的任何有关传记全无记载。
因此,所谓善导大师寻访庐山一事,在史实上可信性很薄弱。这或许是在中唐以后,净土行者对慧远大师的崇拜逐渐扩大,因而善意地拉近慧远流与善导流所产生。
善导大师传记,最为可靠的是与善导大师同时代的道宣律师所写的《续高僧传•善导传》,以及与善导大师时代相近的少康大师所写的《瑞应删传》。
前者记载说:
近有山僧善导者,周游寰寓,求访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绰禅师,唯行念佛弥陀净业。既入京师广行此化,写《弥陀经》数万卷,士女奉者,其数无量。
后者记载说:
唐朝善导禅师,姓朱,泗州人也。少出家,时见西方变相,叹曰:“何当托质莲台,栖神净土。”及受具戒,妙开律师,共看《观经》,悲喜交叹,乃曰:“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观门,定超生死!”遂至绰禅师所。
善导大师传记虽多,但以前二传最为信实可靠;宋朝以后之传记,则大多拓袭宋人所写的《净土往生传》与《新修往生传》。
此二传离大师已有四百年之久,其可靠性总不如与善导大师同时代或时代相近的《续高僧传》与《瑞应删传》。
善导大师和慧远大师之间有没有法义上的渊源关系?事实上是没有的。
慧远大师虽然修观想,但在慧远大师的时代,《观经》还没有翻译出来,他主要是依据《般舟三昧经》修行的。
然而这种方法是难行道,而非易行道,不要说现在或后来的人,在慧远大师那个时代也不多见,所以无人继承其法。
大师在时还有少数学者;大师圆寂了(往生于公元416年),就没人继承了。直到唐初两百多年间,他的净土思想与修行方法对当时净土行者并没有多大影响,也没有广泛传开。
若论净土思想,慧远大师没有系统的净土宗著作;若论修行方法,慧远大师修行的是难行道,能修学的人很少。所以,大师圆寂之后,直到唐初两百多年间,都是默默无闻的。
这有什么例证呢?上人例举了唐初迦才大师的一段文。
迦才大师的时代比善导大师早20年左右,他有本著作叫《净土论》,《净土论》序中这样说:“上古之先匠,远法师、谢灵运等,虽以佥期西境,终是独善一身;后之学者,无所承习。”
“远法师”指慧远大师。“虽以佥期西境,终是独善一身;后之学者,无所承习”,这说得很清楚:虽然他们都向往西方极乐世界,不过是自己独善一身,自己修行或得到这样的受用、功效,能往生;但是,“后之学者,无所承习”,没有人修学他这个法门。
净宗法师《净土宗概论讲记》
(未完待续)
善导大师有无造访庐山?(上) 善导大师有无造访庐山?(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