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女儿丹丹,12岁,五年级,再过几个月就要升毕业班了。长相清秀,口齿伶俐,课余时间学习钢琴、歌唱、书法和表演,多才多艺,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
有一天,妈妈对她说,丹丹,看着妈妈的眼睛,说:“丹丹是妈妈的宝贝,妈妈无论何时何地都深爱着丹丹。丹丹确信这一点。”说了就能出去玩。
结果丹丹就是没办法说出来,要不就是说成“妈妈是丹丹的妈妈,丹丹无论何时何地都深爱着妈妈”,一来二去老是笑场,但孩子又想出去玩,眼泪都快急出来了。
为什么对别的孩子来说轻而易举的事,这个口齿如此伶俐的小姑娘就是说不出来呢?
调整人生的代价是孩子
原来朋友夫妻于今年初离婚,丹丹由妈妈抚养。他们在离婚前一两年吵架分居冷战,这个过程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感受,有几次不可避免地当着丹丹的面发生了激烈的冲撞。
可以理解,面对中年变故,朋友的内心比任何人都难过,再怎么管理情绪仍然难免失控暗自哭泣,而孩子一天也不能离岗。
五年级的孩子快速地生长,接近青春期的边缘,世界观基本成形。原本天真烂漫的丹丹总是无缘无故地发呆,人前总是一副我很棒的骄傲模样,可内心特别敏感,极度缺乏安全感,根深蒂固地认为“我是爸爸妈妈的拖累,因为我他们才分开”。
很快朋友就发现女儿越来越难带,总是无缘无故地作,冲她发脾气,可一旦朋友生气,她又非常害怕,生怕妈妈不要她。
现今社会的家庭关系虽故事结局不尽相同,但夫妻结婚多年后所面临的问题大抵相同,爱情不再,中年危机,彼此的缺点在积压多年的各种矛盾冲突中被放大,无法沟通。彼此对人生的理解开始成熟,许多人会在这个时候思考是否要给自己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
而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易被忽略的就是内心的塑造,许多父母自己已经够忙了,空了就问一下成绩,孩子没病没灾就行了,却从不察觉孩子内心有个小小的世界,小的似乎只装得下爸爸妈妈,爸妈有一点不开心,孩子比他们自己都更能捕捉得到。
他们战战兢兢,他们谨小慎微。
孩子并不懂如何与父母沟通,有时候想说点什么心理话的时候,父母却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一次、两次、某一天,那扇小小的门就关上了,再想打开难上加难,如同开头的那一幕。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前提是内心强大、坚定到扛得住损失。
在共同的伤痛里,先放下自己的哀怨,才会有余力去爱孩子,而只有真正的爱孩子才会于微处细致地观察,找到症结,对症下药。靠讲道理,情绪对抗只会起到反作用。
不禁佩服朋友的智慧,当她发现问题之后,迅速搞定与老公的离婚协议,做出了巨大的经济让步,她说我想早点了结,对我们三个都好,虽然律师说现在他处于下风,但他是丹丹的爸爸,给他留下颜面,他活得好,也是对丹丹的仁慈。那一刻我对她肃然起敬,我想经过这段伤痛,她定会越来越好。
首先她开始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不再情绪失控或不理孩子自己躲房间里哭。她陪伴孩子,以极大的耐心。哪怕丹丹作她骂她,她也控制好情绪不再生气,而是好好任她发泄,静静听丹丹说,果然丹丹作到最后会哭着把心里的难过、委屈、害怕倾吐而出。如果朋友只看见了孩子的作、不听话,那么肯定等不来那宝贵的发泄。
这发泄是疗愈的开始。但却不是一次两次就好了的,心里的刺种下容易,拔出来难如登天。生活随时准备在你喘口气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
一朝被蛇咬,要遇见多少根绳子才能忘记蛇的存在?
前几天收拾换季的衣服,朋友自己做主把丹丹一些穿不下的衣服送人了,结果丹丹回来大发脾气,冲着朋友吼:“你们给我买的就是我的,要送人至少要问问我!你们是不是都觉得我是个累赘,把我也送人得了!!”
朋友开始时觉得莫名其妙,后来明白也许那些衣服有丹丹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回忆,于是她带着丹丹走到衣橱前,说:“你看,妈妈花了一天时间来整理你的衣橱,把换季的衣服都给你放好了,你喜欢的哪件衣服少了,你告诉妈妈,妈妈可以去要回来,送的人你也认识,是你的好朋友,难得她愿意穿你的旧衣服,这样多环保,你说是不是。”
丹丹从妈妈的耐心和妈妈为她做的事情里感受到了妈妈的爱,于是从自己的不安全感中走了出来。
回到开头那一幕,朋友有一天灵机一动想出那一段话,因为那是丹丹最不确定的话,她内心最害怕的就是随时有可能被遗弃,而最需要和不确定的就是妈妈对她的全部的爱。
朋友用她无私和坚定的母爱找到了原因,也想到了解决办法,我真替她高兴,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听说丹丹已经能对着朋友艰难地说完那句话了。
生活里谁不犯些错,谁不曾伤害过身边的人,而孩子是最无辜的那个。
如若伤害已然造成,就一定要趁早亡羊补牢,直面错误,扛住所有损失。
没有什么是爱不能解决的,除非你还不够爱。
当你爱好你所爱的,自己的伤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本人尊重版权。如有异议请与我联系,感谢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