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概念;
2、链表的定义;
3、链表的分类;
4、链表的特点;
1、基础概念;
1.1 结点:链表中每一个元素称为结点,结点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每个结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存储数据元素的数据域,另一个是存储下一个结点地址的指针域。
2、链表的定义;
2.1 链表是一种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中的指针链接次序实现的。链表由一系列结点(链表中每一个元素称为结点)组成,结点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
3、链表的分类;
3.1 单向链表:是链表的一种,其特点是链表的链接方向是单向的,对链表的访问要通过顺序读取从头部开始;
3.2 双向链表:也叫双链表,是链表的一种,它的每个数据结点中都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直接后继和直接前驱。所以,从双向链表中的任意一个结点开始,都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它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一般我们都构造双向循环链表;
3.3 循环链表:是另一种形式的链式存贮结构。它的特点是表中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指向头结点,整个链表形成一个环;
4、链表的特点;
优点:
① 链表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内存空间,实现灵活的内存动态管理;
② 链表允许插入和移除表上任意位置上的节点。
缺点:
① 链表由于增加了结点的指针域,空间开销比较大;
② 不允许随机存取。
(PS : 其中有部分章节是从前人的文章中搬运过来整理而成,这些文章里已经对部分知识点解释的很清楚明了了,我也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所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只是一个整理者加了部分自己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