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如果有一天,我撑着一叶扁舟,漂洋过海去旅行,我想去毛姆笔下的阿皮亚看一看。
1916年为期半年的南太平洋之旅,为毛姆这本《叶之震颤》提供了成为著名小说家的素材。
来自太平洋的诱惑,来自世外桃源的呼唤,都让我为南太平洋心驰神往。
毛姆阅读无数,旅行各地,交友广泛,等等等等,这些所有好的坏的经历都成就了毛姆。
毛姆爱旅行,他遍走远东、中亚、北非、北美以及南太平洋等地,同时旅行也为毛姆提供了大量的故事写作题材。
旅行的意义
我的一个朋友,从事了几年的医学顾问,因为工作关系而出差繁多,将祖国的万水千山走遍。我非常羡慕他,不是因为他那份可以经常出差的工作,而是因为他的眼界必然无比开阔。
最近与一位球友聊天,他说他从来没有出国旅行过,但他去年的四个球友来自四个不同的国家,与他们打球就像自己也去那四个国家旅行过一样。
两种不同的旅行方式,一种用自己实实在在地去丈量脚下的土地;一种是接触来自不同文化的人。
我亲自踩过的土地并不多,去过几个大城市和更少的山川名胜,走马观花。算到现在,我在四个地方生活过。
第一个是生我养我的县城,小却也足矣令我骄傲的故乡。她风景并不优美,文化也不深厚,发展也算普通,还有很多实际问题存在。但我依然爱她,一个最初承载我的地方。她没有高山大川,有个比丘陵略大的小土包和已经污染了的小河;她没有悠久的历史,最值得一提的是范仲淹和梁漱溟曾经工作和居住过的痕迹;她也没有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充其量是全国多少强的县城。可我为何爱她爱得依然深沉?或许是因为,在这片如此普通平凡的土地上,有着我所有成长的记忆,沉淀到我每一寸的肌骨里。而这里的人哪,都那么淳朴善良,脚踏实地。
第二个是我学习和生活了七年的地方。她是一个省城,但并不大也算不上繁华。她有她自己的历史记忆,看着那些曾经的印记,深刻的民族记忆回荡于胸,令人心痛。我在那里青涩过也彷徨过,迷失过也努力过,曾经我以为我会迫不及待地离开她,不会留恋,却也依然在离开的刹那伤感不已,离开之后怀念无比。我曾经走过她的大街小巷,体验过那里独特的人文风情,学习过那里豪放的语言方式,这一切都强化了我的内里,让我在关键的那些年里成长为一个不被自己讨厌的人。还有一个迄今为止不可忘怀的来自舌尖上的满足感,回味起来依然清晰。
第三个地方是我工作过四年的地方。她是水做的,她所拥有的泉水,你需要费心思才能找全。她不张扬不躁动,她安安静静地沉在那里,却在很多作品中留下魅影。炎炎夏日的傍晚,悠闲地走在市中心的广场上,看着变幻的喷泉在灯光下绽放开来,脸上时不时有风吹过来的水滴,清凉地划过。看着熙攘的一簇簇人群,或是街舞,或是轮滑,或是好看的小手工艺品摊儿,安稳的幸福和温暖充满心间。她,现在想来,并不特别,也不完美,可她就是她,恬恬地坐落在那里,无可取代。
第四个地方是我现在待着的这个城市,依然是个普通的地方,可她,却也是不骄不躁地承载着这里的人民。夏天,绿树蓝天,人文丰富,我们去钓鱼去野营,去各种音乐节美食节活动。冬天,酷寒漫长,白雪皑皑,我们去滑雪去旅行,在浓重的冬日里做一只慵懒的猫。或是,在室外零下四十度的恶劣天气里,坐在屋子里天马行空地想象此刻躺在夏威夷的阳光沙滩上,闭上眼睛听着海鸥的欢鸣,让温暖沁入骨髓。在这里已是第四个年头,我接触到了来自不同世界的人们,与他们相处,了解他们的个性,听他们的故事,做更好的自己。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纸上写下:
春天,我许下愿望,
希望一下个春天,
千山万水走遍。
今年的春天就快要来了,我依然不确定,这个春天我能否做到用脚力去碾压每一寸土地。但有一件事情,我确定需要继续的,就是关掉自己曾经强烈的自我意识,修正自己曾经坚守的狭隘规则,去了解更多人的故事和心灵。
我愿是一片叶子,有风,我就随风震颤。在合适的时间,我愿飘摇至风带我去的任何地方。
@晓声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