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体会,偏执型人格给人的印象就是多疑固执。如果这种人格到达比较变态的程度,往往分不清自己的观点和真相。但是要注意区分一下,看看是不是存在有合理的刺激因素,或者是否受到别有用心的迫害者。那如何来破处这个误区呢?我想是用核对。如果我是一名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当我对某件事情有了看法之后,为了避免出现失误,我会去进行核对。
第2个体会,关于偏执者的防御和适应机制。对于神精神病性的偏执者,他们会将自体中令人烦恼的部分投射出去,无论这样的投诉何等的荒谬,他们仍然坚信不已。那这就是妄想。
对于边缘型人格的偏执者,他的现实检验能力尚存,但是他会巧妙地激惹被投射的对象,令对方看上去似乎正像投射的那样,这就是投射性认同。很多pu就是用这个方式来控制一段关系。
对于神经症性的偏执者,会不知不觉的将内心的问题以自我不协调的方式投射出来,但是他们有能力认识到自己内心思维的外化,认识到自己的投射。这类偏执者有一定的自我觉察能力。
第3个体会,关于偏执者的关系模式。第230页第二自然段:在偏执者的成长背景中,极端的批评,反复无常的惩罚,毫不留情的痛斥,以及难以学的家长都是分常见。我对此的理解是家长是严厉+情绪猫一阵狗一阵+多疑的复合型家长。
第232页第二自然段:无论偏执者早年受到教养,环境有多么残暴或混乱,他们早年都足以获得并保持对碳的依恋,尽管这一过程充满焦虑和矛盾。偏执患者早年的依恋关系,大概率是矛盾焦虑型。而精神变态患者早年的依恋关系大概率是混乱型。
第4个体会,关于偏执者诊断的治疗意义。第240页倒数第二自然段:尤其是那些治疗精神病性来访者的治疗师,会提倡引导患者的现实检验能力,以便营造足够的现实范围,让来访者逐渐解除精心编制的偏执外衣。我的理解就是要用核对这个练习来增强现实检验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