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都2019年了,还相信“读书无用论”?那是因为你还没学会高效阅读

都2019年了,还相信“读书无用论”?那是因为你还没学会高效阅读

作者: 海棠兔的乐园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22:38 被阅读0次

最近身边的朋友开始读书的是越来越多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问及原因,大多是以下几个:

我也想读书啊,可是没时间呀。下班后回家吃晚饭就将近八点了。这时候朱一龙也要出现在电视上了,爱豆的作品啊,作为粉丝总要看一下吧!

上班很累了,下班后就想玩会王者荣耀,一不小心就到半夜了。这才发现饭都没吃,更别提看书了。

周末倒是有时间,可是我又没有可穿的衣服了啊。最近换季了,去年的衣服都过时了,我得买新的。

一本书就算是读完了,可是过一段时间就全忘光了,还不如没有读过。

没时间读书或者是读过的书马上就忘,相信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可是有很多人比我们忙多了,可他们还是会有时间读书,比如股神巴菲特每天会读至少500页。难道他们每天有48小时吗?

做任何事情都有窍门,读书也不例外。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会有24小时的时间。如何在每天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读过的内容如何为自己所用?我们不妨看一下这位麦肯锡精英是怎么做的?

赤羽雄二曾在麦肯锡工作了14年之久,并且在1990年创办了麦肯锡韩国分公司。他推动了许多韩国的企业走向世界,其中就有著名的LG集团。由于做的是咨询行业,所以阅读大量书籍了解各行业知识就成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在他的著作《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中,他以自身的经验向我们展示什么才是高效阅读。

01每天都能读书的关键在于将“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工作睡觉,但是很少有人会把阅读也列入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中。很多人仅仅是因为“多读点书总没错”这样的心态来读书的,结果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不下去。将读书的优先顺序提前,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就会加强要读书的意识。

最好的办法是在每天的日程安排中留出一定的读书时间,这个时间最好是固定的。每个人的作息时间不一样,有人喜欢晚睡晚起,有人喜欢早睡早起。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或早上或晚上,戒掉手机和电视,这段时间专门用来读书,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习惯,读书也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了。

其实最能促进读书的方法还是讲书中的知识用到工作中去,这样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会大大提升。随着升职加薪这些看得见的正面反馈,也会促进我们阅读大量的书籍,将工作和读书形成良好的循环,形成读书的正面反刍,会激励我们用更多的时间读书。

大前研一是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他也是麦肯锡亚洲太平洋地区原董事长。然而翻开他的履历我们就会发现,他却毕业于早稻田应用化学系。一个学化学的怎么会成为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这也是依赖于主动阅读大量书籍的关系。

02读完一本书,里面的内容马上就忘,这个怎么破解?

读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学习致用,纯粹“为读书而读书”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想要读过的书为我所用,我们就要学会学以致用的读书心法。赤羽雄二在《麦肯锡精英的高效阅读法》向我们介绍了这几种方法。

1、读书后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含你读书的时间、书中最主要的内容以及看完书你的评价。这个数据库可以让我们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档案,以后可以根据这个档案来决定有哪些书是否需要重读。

2、读完立即整理笔记。凡事符合二八定律,书籍也不例外。一本书最重要的内容约有20%,剩余的就是我们不需要的。一般说一本书中,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做笔记:言之有理的内容、表达出色的内容、体现作家洞察力与智慧的内容。这些读书笔记可以用在工作中,也可以写在个人博客中,或者是演讲的时候用,这些也就是要输出的东西。

3、一次只读一本书。很多人会有一次阅读多本书的习惯,在这里赤羽雄二却不推荐这种方式。因为这样很难完整的读完一本书,读过的内容也很容易忘记。奔着书读的越多越好的想法,结果却没有记住多少,最终只能是白白的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读书的时候尽量明确自己的目的,有选择性的一次只阅读一本书。

4、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去阅读一本书。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读书时遇到那些能够引起我们好奇心的书籍会欲罢不能,里面的情节也会很长时间不会忘。所以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快速记住书中内容的捷径之一,那么怎么利用好这个捷径呢?

首先我们在读书时先问自己两个问题:"我想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以及“我为什么读这本书?”明确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看书时的专注程度和理解程度就会大幅提高,书中的内容自然也就记住了。

03要想不成为“书呆子”,就要明白书并非是读的越多越好,能够输出才是王道

我们要有多大的基础阅读量才行呢?赤羽雄二的答案是30岁之前最起码读完300本书,之后每年读50本,也就是一周一读本书就可以了。

在阅读的300本书中,一半是商务书籍以及科技、社会、历史等内容的书籍,这些书籍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技巧,拓宽我们的思维;另一半是小说类,通过了解他人的经历来使我们变得 更加成熟,之后每周读一本书是为了让我们保持长期阅读的习惯。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育“读书是件好事,”读小说也罢,读商务书籍也好都是在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其实这才是对读书最大的误解。

我们参加工作后,不会再有像是在大学那种心无旁骛专心读书的时光了。白天要工作,留给读书的时间就就更少了。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将重心用在战略性主动读书上。那些和我们无关的书籍,就不要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读了。

如果你是程序员就要多阅读编程方面的书,读琼瑶的言情小说是没用的。我们读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用在工作和个人提升上,将读书用作消遣的目的是无益的、逃避现实的读书法。有目的、有方法的“功利性阅读”才是增加自己知识储备的不二法宝。

在读书的人中能够拉开距离的关键在于能否将书中的内容应用到工作和个人成长中。应该在达到一定标准前不断读书,但是超过了这个标准后就要限制读书,这时最重要的是将书中内容付诸行动。

看完这本书我才了解到自己对读书的诸多误解,一本书只是看完了不是你自己的,能够运用才成变成你的。读书不是没有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读书。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还是要多读书,学会如何读书,尽量不要留下“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都2019年了,还相信“读书无用论”?那是因为你还没学会高效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qg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