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庭辅导师作业(20190529)-关于是否要逼着孩子学习的育儿

家庭辅导师作业(20190529)-关于是否要逼着孩子学习的育儿

作者: 小妞213 | 来源:发表于2019-06-10 13:04 被阅读0次

观点一: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要逼着孩子学习

我所在的一个群发了一篇名为《废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长大》。文章是某官方发布,关于孩子的学习是不是需要父母逼一把的观点论述。文章是支持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要用狠劲,主要观点如下:

1.喜欢是本能,喜新厌旧也是本能

指的是孩子一开始对一些事物感兴趣,但一段时间后就会放弃。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就要逼迫孩子坚持这种“喜欢”。孩子今天喜欢弹琴,过一段时间不喜欢了;孩子今天喜欢画画,过一段时间就不喜欢了;孩子今天喜欢这个玩具,过一段时间就不喜欢了。。。。如果父母任由孩子跟着这种喜欢、不喜欢的感觉走,那孩子终将什么也没学会。

2.强者谈坚持,弱者谈喜欢

文中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优秀的人都是某个行业的强者,而强者最大的品质就是遇事坚持,而不会因为不喜欢就放弃。文中举例说学霸说的最多的是自己坚持学习而不是喜欢学习,周杰伦也说自己是因为妈妈逼迫才能从小坚持练琴,得以成就今日的周天王。

3.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苦

文中认为快乐教育、释放孩子的天性扭曲了孩子的成长,父母如果让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成长的话,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选择吃苦,但唯有“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父母的一时“尊重”,会贻害无穷,等到孩子面临人生窘迫的时候就会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放养。就像《家有儿女》的刘星说“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还不懂事,难道您就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教育我。”所以父母如果想要孩子未来可以走的更加顺畅,就要逼迫孩子一把,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任。

4.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

文中认为人的天性都是喜欢舒服的。然而人要成才就要吃苦,要付出努力,要坚持。这个需要有远见的父母去下狠心,逼迫孩子去学习各种不喜欢的技能,技多不怕压身嘛!孩子会摇摆不定,而父母就要逼迫孩子去坚持,如此才能让孩子拥有好的未来。

类似这个文章观点的文章不乏少数,内容也都是有理有据有论证,这种育儿观念一句话概括就是父母要为孩子的未来而狠心逼迫孩子去学习,如果父母没有逼迫孩子去坚持学习,未来终究会后悔。

观点二:孩子的学习,在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父母给予适当引导

另一种观点则是主张父母只是服务孩子的学习,而不去逼迫孩子学习。这个观点的代表文章是《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同样是官方发布的。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关于孩子的学习的观点主要如下:

1.家庭教育指导要注重科学性

指的是坚持“以儿童为本”的原则,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合理需要与个性,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景,促进儿童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

2.家庭教育要注重针对性

指的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所在年龄段的规律给予指导。父母对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给予不同侧重点的指导。

比如0-3岁孩子要鼓励其主动学习抓握、把玩、涂鸦、拆卸等,可以发展其精细动作、激发其想象力、满足其好奇、好玩的认知需要。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跟孩子建立亲密稳定的关系。

针对4-6岁的孩子侧重于帮助孩子增强人际交往能力、陪孩子度过分离焦虑期、引导孩子遵守规则。

针对7-12岁孩子侧重于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引导孩子大量阅读、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针对13-18岁的孩子侧重于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引导孩子把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度、给予孩子信任的支持。

3.家庭教育要注重适用性

指的是家庭教育要注重父母与孩子两个角色的关系,要注重个体差异,要注重爱与平等的前提。

与此观点非常契合的是倡导阿德勒心理学的岸见一郎写的《不管教的勇气》及《被讨厌的勇气》,这两本书里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学习的关系的主要观点是:

1.课题分离

学习终究只是孩子自己的事,得由孩子自己完成,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学习,更无需逼迫孩子学习。孩子不学习的责任也只能是孩子承担。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是父母的课题。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种亲子关系是基于“人”这个“独立个体”的平等基础上去看,孩子不从属于父母,而是跟父母一样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存在着。当父母与孩子之间能基于平等的人格基础去建立亲子关系,就能很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帮助孩子去面对他的人生课题。学习成绩好与坏都不会影响双方的亲密关系,父母的职责是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帮助。

3.孩子终将离开父母

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为的是走向分离,而不是纠缠、甚至共生。良好的亲子关系位的是在孩子远离父母的时候依然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孩子的未来属于他们自己,这个未来要走向哪里,也得是孩子自己去做决定和负起责任,作为父母的不该对孩子的人生规划指手画脚。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孩子的人生,不是父母的人生,父母不该把自己对人生的期望寄予孩子身上。

两种观点的对比

一种是倡导父母要主导孩子的学习,要为孩子的学习负起责任,要在孩子不喜欢或者不能坚持的情况下狠下心去逼迫孩子,孩子终将可以成为有技能、有未来的人。如果父母不逼迫孩子坚持学习,那未来孩子的人生会过不好,也会抱怨父母从小没有坚持培养自己。

另一种是倡导父母要科学育儿,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在不同的年龄段给予孩子学习的既有针对性、又有适用性的引导。坚信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作为父母是在孩子学习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支持,并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这两种育儿观,我个人是更愿意选择第二种,且不说孩子学习对于未来有什么影响,我自己的感受是学习对未来真不能决定什么。我自己可以算是学霸,逢考必过,基本名列前茅,在学习上一直是佼佼者,没受过什么挫折。但这不意味着我的人生就比那些在学习上不如我的人更好。相反,很多人比我过得滋润很多。

每一个人过去、现在、未来的生活状态,学习绝对不是唯一因,影响生活状态因素很多很多,不管是从佛洛依德的“原因论”出发,还是从阿德勒的“目的论”出发去分析一个人的人生及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学习的好坏既不是唯一因素,更不是主要因素。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取决于他们感受到的幸福能力,也许我们不会再那么卖力地去纠结孩子的学习。学习好,不意味着孩子开心、幸福。自杀的既有学习好也有学习不好的,有钱的既有学习好也有学习不好的,同样幸福感很强的也有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的。

那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以为孩子学习好,就一定未来过得好,就一定未来更成功?“过得好”、“成功”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谁在定义这些标准?我想关于这些没有谁能给出准确定义,更何况时代背景不一样,大众标准也会不一样。

相对去定义“过得好”、“成功”这种弹性很大的概念,我更愿意去关注一个人感受到幸福的能力。什么是幸福?同样有不同的定义和标准,但在我的角度看来,一个人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以及感受到幸福的能力决定了这个人的生活质量。

为此,我更愿意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个体,是与父母有平等人格的个体,是有独立自由意志的个体,是能逐渐学着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个体。而父母的最大作用,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模样,不是像捏泥塑人一样把孩子捏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不是让孩子的人生过成自己想要的人生,不是剥夺孩子去体验他想要的体验,更不是满嘴“为了孩子”而逼迫孩子去学习某个技艺、某个学科。

作为父母,应该放下满足自己需求的期待,而是关注孩子的需求,由他去主导自己人生,父母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允许孩子试错、体验失败、感受无力,这样就已足够。

相关文章

  • 家庭辅导师作业(20190529)-关于是否要逼着孩子学习的育儿

    观点一: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要逼着孩子学习 我所在的一个群发了一篇名为《废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

  • 儿子的小进步

    最近在看一本有关育儿的书籍,里边提到了关于家庭作业不能逼着孩子去写,要让他自己主动去写,要做个“顾问型父母...

  • 为什么当妈后一定要学习

    1.科学育儿 想要培养好一个孩子,那么从怀孕开始就要去学习育儿知识,育儿有很多方面的知识,关于喂养,辅食,运动,保...

  • 正面管教的反思

    学习了正面管教,家庭教育指导师,三五家教法…育儿书一大堆。可陪孩子写作业我还是会很郁闷。今天因为我说错了页数导致孩...

  • 第一周学习反思

    本周作业: 1)反思:育儿上,英语学习上你是否有消极思维? 育儿上,最近我是有重度消极思维的!从孩子半岁开始进行亲...

  • 逼孩子,我们有苦衷吗?

    有没有逼着孩子做什么事? 我都是为他/她好是不是我们经常用的理由? 逼着学习、逼着写作业、逼着弹钢琴、逼着阅读、逼...

  • 个人蓝图

    我叫贺清, 微博名叫:清亲悦读 一个即将有三个孩子的妈妈,喜欢学习育儿方面都知识,是一名家庭育儿指导师、正...

  • 温度生活——与孩子相处,就是与自己相处

    关于写作业 孩子正在写作业时: 大人也看书,不打扰孩子,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气氛。 孩子该睡觉了,作业却没写完: “...

  • 重要的是理念,而非方法

    今天上午好朋友把我拉进了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学习群里。 下午看到有人发了作业,关于如何与孩子沟通的问题。因为不知道...

  • 关于辅导资料的深思

    最近,孩子的班级群里在讨论是否有必要让孩子写家庭作业,指家长自行购买的学习辅导资料。在这里我暂且称为“家庭作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辅导师作业(20190529)-关于是否要逼着孩子学习的育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tz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