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作者: 小溪_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6-10-13 20:07 被阅读0次

最近经常和汪童鞋讨论两个孩子的不同自己我们对待两个孩子的不同态度。

对待玉奇我们给予很大的希望,从出生开始,每一个动作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情绪变化我们都要进行分析,对比,应该还是不应该,好还是不好。然后开始不停地纠正,用这个教育方法,那个教育方法。可是却少了一颗做父母的心和孩子在一起。尤记得玉奇初上幼儿园时,每天都在哭泣中度过,我居然没有心疼,每次跑到幼儿园偷看他的状态,心里想的是一个个理论分析。那个时候好像我不是个妈妈,是个啥理论家。还有一次阅美姐的夏令营,让孩子画出一家三口的动物肖像,玉奇画的爸爸是老虎,走在最前面,妈妈是兔子,紧跟着老虎,自己是一只小蜗牛,在画面的最角落,壳又厚又重。即便这样,我们一边自我反省一边学习,还是无法完全用欣赏的眼睛来看孩子。接纳这个作为父母最基本的东西却是我们两个一直在苦苦追寻的。

生小宝出产房时,汪童鞋兴冲冲地跑过来说,怎么办,我好激动,比生玉奇的时候激动多了。10年,我们两个都成熟了很多,在小宝出生的这几个月,我们不再把他当成一个案例来研究,而是因为毫无条件的去疼惜。哭了,不是想怎么能让他下次不这样哭,而是想要立刻满足他此时的需求。

因为二宝的出生,我们更多了反思,这些不再是头脑层面的,而是深深发自内心。这样的能量在家里流动,虽然也会有不愉快,但是气氛却变得轻松。玉奇会在我们忙着照顾小宝的时候诙谐地说,妈妈,我感觉到受冷落了哦!会在我看他考卷忍不住唠叨时和我说,你可是答应不发表看法哦。他开始更轻松地和我们沟通,而不是积累情绪。

汪童鞋和我也都感受到这种变化,我们每天都在互勉,再接纳些,放下期待,孩子的能量自然会呈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xg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