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师伊至,备闻日新之功,兼得来书,志意恳切,喜慰无尽!所云“任情任意,认作良知,及作意为之,不依本来良知,而自谓良知”者,既已察识其病矣。
“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依得良知,即无有不是矣。
所疑“拘于体面,格于事势等患”,皆是致良知之心未能诚切专一。若能诚切专一,自无此也。凡作事不能谋始,与有轻忽苟且之弊者,亦皆致知之心未能诚一,亦是见得良知未透彻。若见得透彻,即体面事势中,莫非良知之妙用。除却体面事势之外,亦别无良知矣。岂得又为体面所局,事势所格?即已动于私意,非复良知之本然矣。今时同志中,虽皆知得良知无所不在,一涉酬应,便又将人情物理与良知看作两事,此诚不可以不察也。
译文:
你日新又新,进步明显。任情任意,刻意作意,易被误为良知,这却不是良知,你已经能够察觉。
心意与良知要分辨明白。应物起念,此念即心意。心意有是有非,有对有错,有善有恶,知道心意是非、对错、善恶的才是良知。良知做主,就没有了不是、不对、不善。
如果心意受到体面和形势影响,这是致良知的心不诚,不专,不一。如果心诚专一,就不会受到体面和形势影响。如果做事草率敷衍,考虑不周详,仍然是心不诚一,致良知功夫不透彻。如果功夫纯熟,良知的妙用自会顺应一切体面和形势。离开体面和形势,还有什么良知可说。如果私意掺杂,就已经不是天然良知。目前,同志们谁都知道良知随时随地无所不在,但是一遇到事情,就又把人情、物理和良知分为两件事。这是因为没有切身体证到良知。
感悟一:起心动念才是根本,觉察本意方为良知
感悟二:澄澈专一才可圆融洞彻,岂可拘于体面格于事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