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维塔利·皮萨连科钢琴独奏音乐会

维塔利·皮萨连科钢琴独奏音乐会

作者: 花间星事 | 来源:发表于2024-04-08 23:57 被阅读0次

今晚在上海大剧院中剧场欣赏了“一个人的古典”系列演出的“维塔利·皮萨连科钢琴独奏音乐会”。这位乌克兰钢琴家接受的是正统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教育。2008年获得第八届荷兰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金奖时年仅19岁。2015年又得到了利兹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季军。两项国际大奖让他顺利开启了职业演奏家生涯,并成为了中生代钢琴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今晚也是他再次来到上海大剧院的舞台。

今年是肖邦逝世175周年,钢琴家用的两首肖邦的波兰舞曲代表性为观众开始了这场指尖的音乐盛宴。第一首是肖邦的《A大调波兰舞曲,作品40之一》。这首作品是肖邦28岁时完成的。当时作曲家在法国巴黎事业和感情都很顺利,生活安定幸福,音乐创作也日趋成熟。乐曲朝气蓬勃,强劲有力,是作曲家为故乡波兰书写的战歌。钢琴家铿锵有力的节奏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他的演奏有超乎年龄的成熟,深沉的情感表达都蕴含在了音符之中。

相较而言《d小调波兰舞曲》就要轻松许多。这首肖邦的早期作品成稿时,作曲家还是个15岁的少年。音乐优美而充满矛盾,既有青春的活力,也有少年的伤感。在钢琴家快递推进的旋律里,肖邦音乐中熟悉的华彩和绚丽梦幻,让我们听到了懵懂少年的浪漫情愫。

接着这首舒曼《大卫同盟舞曲,作品6》平时不太在音乐会中听到。这首作曲家的早期创作采用了18个乐章的组曲形式。作品中舒曼虚拟了两个想象人物——弗洛列斯坦和埃塞比乌斯,这是舒曼自己从事音乐评论工作使用的两个笔名。在音乐中他还并标上了小标题用于区分两者。这两个笔名代表了舒曼矛盾的两个方面,他也经常用这两个名字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音乐带着对立的情绪来表达两个人的矛盾,时而热情,坚定,随性,时而阴郁,迟疑,纠结。钢琴家弹出了作曲家的自我解读。也许这正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两个矛盾个体。

下半场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组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作品75》也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大作。这是作曲家1934年根据莎翁巨作创作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首演成功后改编的。其中有为乐队而作的套曲,还有就是这套由十首小曲组成的钢琴套曲。这首乐曲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有时柔美抒情,有时痛苦悲壮,演奏家极强的表现力赋予了作品强大的感染力,为听众生动地再现了这部传世经典。

最后一首拉威尔的《圆舞曲》也是根据作品家的一部交响作品改编的。这部作品创作于1920年,描写了一战后的维也纳。充满华丽的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交织,让音乐成为了一首舞蹈的诗歌。人们在音乐中旋转,快乐中又有些沉重。钢琴家非常完美地拿捏了力度和情绪,在优美的琴声中为大家带来一场欢乐的舞会……

一小段返场曲为音乐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一个人的古典”真的很适合他,很精彩的演绎,也很全情投入。观众安静地听,演奏家安静地弹,每个人带着自己的频率在这里相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维塔利·皮萨连科钢琴独奏音乐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yx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