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闲中,看朱光潜老师的《谈修养》,其中的第三篇文章《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让我想起了曾经学生时代的日子,那个被高考作文苦恼的孩子又浮现在眼前。依稀记得高中的时候,写过这命题作文,文章的内容已经不得而知,大体上按照我这写作水平,无非就是一些口水话,还有一些写了又写的名人轶事,像贝多芬,尼克胡哲,居里夫人等等。如果现在还有留存住,定要好好看看曾经那无法入眼的文章。
也许将来的自己,再看回现在的文章,说不定也是同一个感受。但也不可否认这曾经的自己,一点一点堆积成现在的自己,处在当下就是最好的自己。
言归正传,我们涉身处世,随时随地都横着两条路径,一是抵抗力最低的,一是抵抗力最大的。有些人追求不同,就想着“躺平”,而有些人喜欢迎难而上,不顾一切困难,向前迈进,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处在中间,审时度势,被现代社会催着走,一边想躺平,一边又不得不努力。于是催生了一群像我之辈的“庸俗之人”,夹杂在“躺平”与“努力”之间,摇摆不定,时而操控着天平,让之不倾倒于一方。
总之,人都是有惰性的,贪图享乐是人之常情。但人之所以能成为人,不同于猪豚,是因为能不为最大抵抗力所屈服。而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一直是我所鞭策的,克服惰性,动员意志,坚定的朝着方向奔跑。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