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458593/ce12a8af45211d7c.png)
第三记 如果有光,我就能看到你的眼睛
作者说:埋头做事情,等待命运来敲门。
第一次“敲门”:毕业分配
作者是数学专业,当时分配本该当一名数学老师,但是县燃化局需要一名懂计算机的大学毕业生,就把他分了过去,到下面的矿山公司做安全员和统计员。
作者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做事认真,一丝不苟,不管什么工作都能做到优秀。
第二次“敲门”:调到县政府对外经济协作办公室
这得益于作者的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
1994年,县里领导要到沿海城市招商,需要翻译几份材料。先是找了县一中的一位英语老师,但那位老师狮子大开口要800元(作者说他当时的月工资是122元),分管副县长很生气。
县燃化局的局长就推荐年轻大学生小陈(就是作者)来试试。作者拿到30多页的材料,从下午到凌晨两点多,就翻译完了,并且质量过关(市里反馈说很好,不用改,直接用了)。
副县长很高兴,安排县对外经济协作办公室给作者发200元补助,作者再三拒绝,回复说这是矿山公司安排他为县政府做的工作,也就是一个晚上的事,绝对不适合领钱的。
也许除了作者本身的能力水平,不求回报更可能受到青睐。三个月后,作者被调到了县政府对外经济协作办公室工作。
第三次“敲门”:调往县外贸局担任副局长,兼任县外贸公司副总经理(大学毕业四年,成了一名副科级干部)
认真把事做到极致,哪怕是被逼着赶鸭子上架。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写材料的人,稿子被领导否了五次还是笑着接过来再写的人。”单位的张阿姨说。
第四次“敲门”:团县委书记
团县委书记是正科级,只能从副科级干部中间选,同时团县委书记又有任职年龄要求,新任团县委书记一般年龄不超过30岁。而当时全县30岁以下,已经是副科级,而且是第一学历大学本科毕业的,只有作者一个人。
前期的种种积累,加上好的运气,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团县委是级别高,权力小(或者说基本没有什么权力),经费少,办事难。自己找事儿做有很多事可以做,不找事儿做就开开会念念文件也过得去。现实中,肯定有不少这样“尸位素餐”的人。但是,如果这样,也就不可能有更高的成就。
1998年,作者牵头的“让千名流失学生重返校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当然,过程是艰难的。之后,作者同事一起和又策划制作了八集《让千名流失学生重返校园》电视专题片,号召社会关注山村失学孩子这个特殊群体。
作者最后总结说,要做成一些事,必须广泛连接社会力量,还要有动员能力,所以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很重要。
第五、六、N次“敲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