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奉化博物馆需要拍摄春节相关科普类短视频,我又要动手写脚本。拼凑脚本最简单的方式莫不过直接找一本介绍“春节”的书,选取其中的段落经行演绎。于是便看完了这本书。
因为在视频后期的剪辑、推广和宣传等问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本书的读后感一直拖延着没有写完。现在终于过年放假了,那怎么说都得搞定它。
人类从石器时代到现在,心理上感觉已经发展出了节日状态和日常状态两种不同的模式。虽然咱们春节期间的法定休息日只有七天,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所有人的心态上,过年前一个礼拜和过年后一个礼拜咱们也都是处于放假状态。有些节日表明上只有7天,实际影响却有21天。
以前过春节其实印象最深刻的是,怎么叔叔伯伯们学识这么渊博,天文地理、经济政治无所不知,每天辛勤工作的情况下还能心怀天下。直到我长大了,学会了吹牛。现在很多人说,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想来是岁月的关系,让春节时最快乐的不再是我们,不信你看那些每天忙着放炮仗的孩子们,他们多半会对这段国人每年最特殊的日子保留着极高的嗨点。路上跑闹的不就是我们的小时候。
虽说春节年年都过,有钱没钱都回家过年,但大多数人还真不一定清楚各中门道和关系。春节流传下来的传说和故事便不多赘述,但是习俗已叫人觉得复杂。
以前一到春节,每天应该见什么人,做什么事,都是听长辈指挥,长辈说什么便是什么,也没有去深究原因。看了书后多少对这些安排有了一些认识,今年春节我就是王者。
全书属于入门级的科普文,我大多数的脚本文案都是直接从书里复制粘贴的。但是有一说一,书中的内容的讲述方式稍显刻板,甚至可以说是无趣,这样既不学术又不有趣的科普文便很不适合现在大环境下的科普类视频。现在的科普类短视频,要不然便是幽默感十足,要不然便是用一句话超快概述,要不然就是制造悬念加强其故事性,否则决计吸引不了观众。
加之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过春节的习惯都足够写出厚厚的一本书,诸如不同地区回娘家的时候也有大年初二和大年初三的差异,请灶神也有大年初四和大年初一的差异,这么薄薄的一本书显得内容着实太少。
书中的配图质量不高,很多插图和文章内容不搭,甚至很多图片都只是春节期间常用的氛围布置商品,诸如灯笼、装饰等。剪视频时都在想,如果书中的图片能都和书中的细节配合起来,我找素材的时间都可以少很多。
关于春节,看过一个梗:外国专家研究发现华夏每年总有一段国家崩溃期,大人们无心工作、沉迷棋牌,小孩们无心上学、放弃作业,商家大批量关门,工厂大规模停工。华夏专家:滚,那是咱们国家过年了!
这几天刷到了抖音的新梗: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标配,村口一群陌生人,无所事事、听不懂方言,只知道赔笑脸递烟、等开饭。放心他们不是坏人,只是陪老婆回家的外地女婿。
最后一想到自己大年初二把车刮了,顿时觉得心酸的紧。希望牛年可以有一点好运,拜托拜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