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不起,我有权利活得“不优秀”

对不起,我有权利活得“不优秀”

作者: 书袋熊BOOKOLA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10:40 被阅读75次

    生活中最不能忍的事情,不是临下班告诉你要加班,不是抢票连输5次验证码都错误,也不是一洗车就下雨,而是原本明确属于你的东西,突然间被人告知:对不起,这已经不属于你了……

    就像你辛辛苦苦读了4年的书,已经准备迎接毕业,挥泪告别同学母校的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你:你不够优秀,所以,没有资格参加毕业典礼~

    就在前几天,一篇《交大,对不起,我不是那10%》突然火了,作者是一名交大2018届毕业生,在即将毕业之时,却收到了学校的通知,只有10%的“优秀毕业生”才能去礼堂参加毕业典礼,而其余90%的人只能和父母一起坐在教室里看毕业直播!

    看完这篇文章,不得不问:本科四年的教育,给学生带来了什么?什么叫做优秀?又凭什么说“不优秀”?衡量优秀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里曾批评名校教育的功利化,但并不贬低名校的价值。或许,这本书里,会告诉你,真正的优秀是什么!

    - 1 -

    我们活在一个崇尚“标准”的世界里

    在《优秀的绵羊》这本书里,德雷谢维奇说,受人追捧的常春藤名校正在批量生产“优秀的绵羊”,他们看似个性十足,其实只是个不断迎合家长、学校、社会的期待,大部分“优秀的绵羊”都渴望毕业后顺利进入华尔街。

    这些“优秀者”按照既定的标准循序渐进,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 

    在这样一个崇尚“标准”的世界里,无形之中,总有人拿着一把尺子,对着你比划,把你像螺丝钉一样分为“优品”和“次品”。

    面对这些所谓的“标准”,我想有一部电影和这本书一样,做出了一个完美的诠释。

    在《看上去很美》里,调皮的方枪枪在刚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被按到地上,咔嚓一下剪掉了小辫子。还没来得及心疼,老师就向他宣布了一系列的幼儿园管理规定:不能尿床、不许哭闹、自己穿衣、饭前洗手……还有,按时大小便。

    只要做到这些,就能得到小红花奖励,一周里如果得到5朵小红花,下周就可以当班长。

    结果别人都有了小红花,方枪枪也想要。可是他不会穿衣服,还总尿床,于是他决定在“按时大小便”这里得到一朵小红花。

    可是无论他怎么使劲皱眉,还是拉不出来,别的小朋友都去洗手了,他却蹲在那里,像犯了大错的人一样,愧疚的对老师说:我拉不出来……

    从电影里看,似乎还有一点滑稽,但影射到现实生活中,“小红花”不就是社会认可的“优秀”的标准么?只要你得到了,那你就是优秀者,否则,你就会像那些无缘参加毕业典礼的10%一样!

    - 2 -

    活得“优秀”的标准是什么?

    活的“优秀”当然是好的,从小到大,我们多么渴望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那是一种成功的表现,周围总是掌声萦绕,让人羡慕不已。

    但那些“优秀”的人,真的就过得如我们看见一般的幸福快乐吗?应当也不尽然吧?

    《优秀的绵羊》在前两年可以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作者在常春藤名校待了24年,但他所接触的学生,很多都是这样的:

    成绩优异,门门功课为A,博览全书;

    多才多艺,体育、音乐、外语样样精通;

    领导能力强,在班里担任各类植物,课外活动更是日程满满

    ……

    这些人在毕业后,凭借着优秀的成绩,满屏亮点的简历,无不进入一个事先锁定目标的大企业,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差的也会成为医生、律师、学者、商人,拿着让人可望不可即的高薪。

    但作者在书中却说出了这些“优秀者”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并非自愿走向了“优秀”,而是在努力迎合家长、学校、社会给他们制定的“优秀的标准”,无论开始和还是结束,这一切更像是一场华丽的表演,他们只是演员,剧本由别人来写~

    因为迫于家长、学校、社会的压力,他们不断追逐一个又一个目标,很多“优秀”的人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恐惧、焦虑、孤独、空虚、无助……

    试问,这些优秀的结果,真的是他们自己发自内心追求的吗? 

    针对这个,作者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个私利学校的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麦田的守望者》,看到文字里别人肆意飞扬的青春,一个孩子放声哭泣。当晚,这位老师就收到了孩子母亲的电话,母亲恳求老师:请你不要再给他洗脑了,他上了你的课,已经不想成为股票经纪人了。

    这个故事就像《死亡诗社》里讲述的一样,但电影里,老师被解雇了,学生们的生命觉醒了,从绵羊的顺从中挣脱开来~

    可现实中,更多的学生还是选择顺从,毕竟那是一条明确、高效,通往成功的路,即便这条路上可能是乏味空虚的……

    - 3 -

    活出你自己的人生

    以上所说,并非说明追求优秀不好,而是说这种所谓的“优秀”是你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人生吗?还是只存在于他人之口的不得不达到的标准?

    其实,推荐《优秀的绵羊》这本书,多少存在着一些尴尬,毕竟那些按照标准成长,并成功的人,大部分比我们过得好,而我们作为“非优秀者”,又凭什么去质疑他们的人生?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那些尽心尽力让孩子走向成功巅峰的教育?

    在2016年,北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就曾披露过:有40.4%的北大新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自己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在这种情境下,很多人活成了“空心人”。他们拥有优秀的成绩和成绩,然而这些就像是毒品,拼尽全力去得到之后,内心却还是空荡的。

    有学者曾问:为什么中国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可能是因为我们把对于“优秀”的定义权交到了家长、学校、社会的手中,在这些既定的标准之下,不敢逾矩,不敢叩问自己的内心。可做一只“优秀的绵羊”正确吗?生活中有很多“小红花”,究竟哪一朵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呢?

    书中说: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思辨能力,培养这种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自觉地爱上艺术,让他们愿意接受人文经典的教育,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他们的理想是什么。 

    换句话说,你可以给孩子制定完美的精英教育路线,但一定要在你的路线规划图里,加上孩子的喜好和自由,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慢慢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

    前黑豹乐队主唱窦唯,曾是站在中国摇滚音乐巅峰的传奇人物,但如今的他不参加综艺,不写传唱的流行曲,做自己喜欢的小众音乐,去小馆子吃碗面,骑着电动车买早点……

    从你的角度来看,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优秀还是非优秀?

    窦唯说:这要看你怎么去制定生活的标准。我的标准是很普通的,我有一辆富康车,除此之外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不一定别人说你成功,你就成功了,对自己应该有一个认识。反正我认为我有成就感,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事情,做了音乐。

    或许,你会觉得他可以如此洒脱,是因为有那样的才华和资历,才敢如此去活。但你身边也会有那种自己定义“优秀”的人,他们活的潇洒,自在,可以因为一次旅游,爱上一个地方,从而辞掉大好的工作去,在那里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所有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踏上行程,最初同样的起点,但走着走着,都会发现自己的目标,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线。

    - 4 -

    不做优秀的绵羊,做特立独行的猪

    海明威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高贵的是优于从前的自己。

    毕业时,能够成为“优秀毕业生”的人毕竟只占学生人数的10%而已,但不是“优秀毕业生”也并不是意味着你不优秀,优秀的定义应该由你自己掌控,而你也应当拥有“不优秀”的权利。

    不做优秀的绵羊,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你应该努力去追求自己内心渴望的东西,摆脱别人的眼光和标准,不然等到岁月流逝,人至中年,你或许会后悔曾经没有真正活过的青春。

    所有的教育,所有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不是为了让我们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是让我们如何成为一个“人”。

    要想成功,先学会成长。让孩子在不断的阅读中探索自己的未来的道路,慢慢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可能会成为他们未来道路上的光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不起,我有权利活得“不优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fl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