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的时候丢了一部手机,距今已有十年时间。
在一条鱼龙混杂的小巷里,扎堆的菜贩子、肉贩子,杂货铺把摊面支到了路上,身体畸形的乞讨儿坐在地上,修锅补鞋匠抱膝而坐等着生意。敲敲打打,家长里短,讨价还价的声音充斥着整条巷子。时至黄昏,暮色四合,这样的环境让我心里隐约不安,于是闷着头赶路,只想快速通过。手机就揣在外套的包里,其间和无数人擦身而过,当我走出巷弄,手机不翼而飞。
遭了贼。
我早该想到的,这里肯定少不了扒手。
我当即回到巷弄,每个人都神情自若,我眼里,有些人甚至似乎以面露无辜之态表明自己的清白。我紧张的看着每个人的脸,因丢失手机心跳漏了一拍,我想我当时一定面色苍白,不知所措,双手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同行的朋友问我怎么了,我甚至无法说出手机丢了这个事实,嘴里只不断急促的念叨,“手机!手机!我的手机呢”!
“你想想你最后一次用了放到哪里了”。
“包里啊”。
我站在巷子中间,将外套上所有包外翻。
“肯定放在外套里了”。
我捏着外套两边被我翻出来的荷包,无助的四下张望。手机丢了,失而复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我呆愣着,只是在花时间来接受这个事实。
我们站在巷子中间造成了一定的堵塞,迎面走来挑担的商贩催促我们让道,我们被推挤着走出小巷。在这条巷弄里面,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作为不速之客,这里的人对我们的驱逐之意。
忽然间,我的视线对上了一双年轻的眼睛。他坐在角落里,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瘦骨嶙峋,身上一件破旧的外套明显大于他的尺码,我们对视了几秒。
就在我将要破口喊出,还我手机!
他漫不经心的避开了我的目光,转身钻进了身后黑黢黢的店铺里。
和外界断了联系,我失魂落魄回到宾馆,少年平静的眼神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让我愈发确信就是他偷了我的手机。
然而,就算确信也无济于事,我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就算真的抓住他让他还了手机,那怎么能保证不会为此惹出更多的祸事呢,除了安慰自己破财免灾也别无他法。
借朋友手机给家里报了平安,默默听着那头老妈恨铁不成钢的骂我败家子,回家之后一个朋友到家找到我,又好气又好笑的质问我:
你找我要了地址,就是为了把你的手机寄给我当生日礼物的吗?
也许你还想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