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热情是中国人的共性,知恩图报被称作有良心的人,急人之急更是难能可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追求的君子风范,但君子之交淡如水也许才是人的正常相处关系。
我上下班常坐小妹的车,这个小妹也是名牌大学毕业,做事踏实认真,不走极端,心性平和,淡泊名利。今年又到晋级的时候,我多次鼓励她去报名排队,而且催了几次。我想这位小妹也许积分不够,但应该是差不多了。小妹最后还是没递交资料,我心里开始还有点遗憾。
今天下班前,小妹让另一位同事帮她算积分,算完以后发现和别人差距确实还挺大,我就安慰小妹:“你还年轻,以后在评奖这方面积极主动一些,时间到了自动就晋升了。”
回家后我很自责:是不是我太爱说话了,世间万物都是自然生长,我为什么反复劝说小妹,让小妹也很尴尬。再反思自己,虽然日日修行,但总是很难保持冷静,见到不如意就发火,到底是名利让我不能淡定,还是残酷的现实总是让我有危机感。
常常告诫自己:平和是最高的修行。而平和来自于淡泊名利,来自于超脱俗事,也应该来自于君子之交淡如水,更来自于无欲无求。
这个世界很奇妙:拜登和特朗普年近耄耋之年还争当总统,甚至不惜代价互相攻击,做了总统也不忘挑拨战争,而两千多年前的释迦牟尼三十岁就看破红尘放弃财富和王位去修行。到底哪种生活才是人类真正应该选择的?
常言道:小人为钱,大人为权。但世间还有一种人为真理而活,为信仰而活,为热爱而活,他们是圣人还是凡人?
人在不同年龄段都有自己的追求,但每个年龄段的追求是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加高尚,放下是否是最高境界,我希望在平和的思考和温暖的沉默中找到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