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别人一起看世界
1、你接纳什么,什么就消失;你排斥什么,什么就存在。
2、虐待产生忠诚。如果一个人让你时常痛苦却无法离开,无法ta是谁,都是在虐待你。
3、你眼中的自己不是自己,你眼中的别人才是自己。
4、你拿什么吸引别人,吸引来的就是什么人。
5、能对你人生负责的只有你自己,不需要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
6、要有能准确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能力。
7、焦虑的另一个词是具体。对抗焦虑,就是对当下的事情做出反应,专注于当下,做具体的事情。
8、你同情谁,就背负谁的命运。
9、当你不考虑别人感受,他们就开始考虑你的感受了。
1/ 人如果能分清享受和快乐,生命的质量就高了一个台阶。
2/ 享受是多巴胺刺激你重复此行为的生理过程;
3/ 快乐则是更复杂的我称之为“广义上的安全感”得到满足。(我个人把马斯洛需求模型的各层次全部统称为广义上的安全感,不一定科学,但对我来说有解释力。)
4/ 区别他们最容易的分界线就是时间:
享受稍纵即逝:享受一旦停止,大多数就剩下痛苦。(无聊和期望更多。这是多巴胺的功效。)
快乐回味无穷:快乐即使停止,大多数想起来也很快乐。
观看虚构类文学影视作品,实际上是在选择错误样本训练大脑。
主角自然都是幸存者,看多了就会产生完全扭曲的比例感,实际上把人变蠢。
比如:韩剧对女性认知扭曲的效果和黄片对男性认知扭曲的效果类似,让受众产生大量错误期待。
问题是就算你得到了剧情类似体验,结果是提高了多巴胺阈值,在生活中不断试图重复,最终让生活一地鸡毛。
玄学真相:
人真的是会突然变好的,而变好的契机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事,甚至是一闪而过的一个念头。
命运齿轮开始转动的时候,哪怕你现在身处谷底,它也会把你带向你不曾敢想的高度,这不是鸡汤,而是命运的力量。
收入和辛苦是没有因果关系的。
就像商品的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
同样的,一个人的收入也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不是由辛苦决定的。
比如你很辛苦,但你可替代性很强,你就不可能收入很高,必须深刻明白这个原理。
郑钦文的逆风翻盘评分特别鼓舞人心,但我翻了一下她的成长史,就发现不光是她,她的父母也是这样的人。整个家庭几十年来的价值观都是如此,而不是偶然一次的意志力大爆发。是自始自终目标坚定,我很清楚我要做什么。
尽管现在胜算渺茫,但我就是想要这个结果。
最容易把生活始终保持在积极状态的两个锚点习惯是:
1)早早睡觉
2)早起锻炼。而保住早起锻炼的前提又是保住早早睡觉,所以严格坚守睡眠时间是积极生活最核心的锚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