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作者: 程道波 | 来源:发表于2018-10-08 07:43 被阅读0次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2018年寒露

10月8日16:14:37 – 10月23日19:22:17

寒露(Cold Dew)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更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时间点在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如果说 “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寒露时节,岭南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三候菊有黄华: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寒露习俗

观红叶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寒露时节赏红叶早已成为传统习俗的一项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漫山遍野的枫叶,登高远眺,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秋钓边

在我国南方,这个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可赏花,流行吃螃蟹、钓鱼。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赏菊

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它的踪迹。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糙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寒露养生

“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阳渐入阴。养生要顺势而为,注意保养体内阳气。一则继续敛阳养阴,二则多穿衣防寒气伤阳,三则避免阳收过度引起凄清悲观情绪。早卧以应阴精收藏;早起以顺阳气舒达。饮食以柔润为宜。

良好心态防秋悲

寒露时节,日照时间相对减少,容易使人伤感。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情,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适时添衣防秋寒

寒露期间,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昼夜温差变化增大,感冒最易上身,而伤风受凉则是此时感冒的重要诱因。因此,寒露期间更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使身体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

及时补水防秋燥

寒露后雨水减少天气干燥,容易伤肺伤胃,故而会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便秘等。需及时补充水分,注意使用护肤霜保护肌肤。

寒露节气,要警惕心脑血管病

低温会使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寒冷会使血液粘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故而需要注意保暖,时时提防。

寒露时节,起居时间可作对应调整,天气变冷睡眠增多,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故而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避免血栓的形成。

寒露过后,养足是关键

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秋风肃杀、秋雨绵绵,须防止寒邪伤人,特别是足部。

谚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过了寒露节气,不仅要注意穿长衣长裤,而且脚部的保暖也变得重要,尽量避免赤足、避免穿过于清凉的鞋子。一旦受凉可以适当热水浴足。

寒露吃什么好?

寒露节气的养生食物最好以润肺生津,健脾益胃为主。

适宜吃的有:百合、大枣、红薯、枸杞、南瓜、银耳、雪梨等,避免辛辣刺激。

推荐:新鲜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蔬菜则可多食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以及豆类及豆制品,还有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瓜果蔬菜中含有的丰富水分、维生素、纤维等,对预防寒露时节出现的口鼻目干、皮肤粗糙、大便秘结等现象很有好处。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寒露过后天气凉,多吃根菜促健康;

萝卜生吃能顺气,促进胆汁消脂肪;

红薯饱腹效果好,延缓血糖防肥胖,

老幼妇孺多吃藕,生吃熟食都一样。

饮食防秋燥,多吃芝麻少吃辣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芝麻分为白芝麻和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好。黑白芝麻通常称为“二芝麻”,而黑芝麻的“黑”字是不能省略的,也不是多余的。谚语说:“嚼把黑芝麻,活到百岁无白发。”意思是说黑色芝麻养黑发。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此外,还可多吃糯米、粳米、栗子、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加体质。

应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易伤人体阴精,且容易上火。

寒露推荐食谱:山药莲藕煲骨汤

山药既是中药,也是美食,是大家熟悉的滋补珍品。山药中的B族维生素的含量是大米的数倍,矿物质中钾含量极其丰富。此外,山药对于糖尿病有辅助疗效,除了易产生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外,甘露聚糖还有改善糖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功用。由于山药中淀粉含量较高,因此在食用山药时,最好能用山药代替一部分主食,也就是适当减少主食的量,尤其是糖尿病人,要避免带来能量过剩的问题。

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的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原料:猪棒骨400g,山药300g,莲藕200g,枸杞30g,西洋参片、当归、黄芪、蒜、葱、姜、料酒、盐各适量。

做法:

1、猪棒骨切大块,洗净备用;

2、山药洗净去皮,切小段;莲藕洗净去皮,切滚刀块;

3、准备适量枸杞、黄芪、当归、西洋生片,冲水去灰备用;

4、葱切段,姜切片,蒜去皮备用;

5、把棒骨放入锅中焯水,去血水撇沫;捞出后放入盛满热水的砂锅中,放入葱姜蒜,倒入适量料酒,大锅烧开撇沫;

6、把准备好的枸杞、黄芪、当归、西洋参片放入锅中,盖上锅盖一同煲煮;

7、半小时左右后,把莲藕山药放入汤中,小火煮炖;

8、放入适量盐,再煮半小时即可。

多喝枸杞菊花茶滋润养颜

寒露时节后天气就已经进入深秋了,那么对于养生依然是要多滋补防干燥,给大家推荐一款枸杞菊花茶帮助你滋润养颜。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材料:枸杞15克,白菊花8克,桑叶10克,水700cc,冰糖1大匙

做法:

1、将全部药材以冷水沖洗去除杂质,备用。

2、取一汤锅,放入水700cc与药材,以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续煮约25分钟后熄火过滤掉药材,加入冰糖煮入味即可。

相关文章

  • 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2018年寒露 10月8日16:14:37 – 10月23日19:22:17 寒露(Cold Dew)是二十四节气...

  • 寒露 | 金风玉露气凝霜

    寒露习俗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 人体有阴阳,食物分温凉

    《本草纲目》曰:“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简单来说就是:春夏养阳,长夏养阳,秋冬养阴。 ...

  • 跟着节气过日子2021.10.18

    10.08左右寒露:滋阴润燥 10.23左右霜降:防寒保暖 11.07左右立冬:敛阴护阳 长江以南清补,如鸡鸭鱼 ...

  • 冬季精油养生之道

    【冬季养生】 冬日养阴重在养肾,五行学说中,肾属水,与冬相应,主藏冬日闭藏,宣敛阳护阴,汗为阴津,汗多会伤阴,大汗...

  • 小寒养生

    小寒节令属冬季严寒,极阴之时,寒主收藏凝滞。《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小寒养生要敛藏精气、固本扶元...

  • 夏日为何须“养阳”         【  孙波】

    与朋友聊起夏日养生,提及“夏日养阳”,朋友不解:夏日属阳,阳气生发,阴消阳长,理应“养阴”,何以“养阳”...

  • 《阴符经》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道阴阳而已,阳主生,阴主杀,未有阳而不阴,生而不杀之理。故春生夏长秋敛冬藏,四时成序,周而...

  • 灸火燎原自己减红三角新财富革命论坛(三)

    【码上拓A客】 圣人(A客)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不养阳(养长),秋冬无阳藏(阳虚),养阴即养藏,藏什么呢?...

  • “秋冬补阴”要趁早,夏天的消耗你想不到!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的节气讲究,对于“秋冬养阴”,还有一句话:“秋冬进补,开春打虎”。这个说法一出,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寒露|敛阳养阴除秋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hd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