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那些所谓的鸡汤励志文章或小视频是否感兴趣?
那些东抄西凑,或者用“破壁机”粉碎后放入小塑料袋包装成的玩意,不能说不好,但从一定层面看,它们像是某类被夸大其词的保健类颗粒冲剂。
其实发掘正能量的更高明的方法另有两个“药方”:一是系统地研读有智慧的书;二是在安静处思考、反省自己。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对许多人来说已然足够了。
切不要迷恋那些经过别人“浓缩”“提炼”的所谓的“知识”。那些“高纯度”的玩意,需要“高精尖”的脑袋去甄别,倒不是说好不好,有益无益,而是得清楚它们到底合不合适自己。检验“合不合适”的重要准则是:当某个言论或知识点,你能否用反证、旁证、补证等方法进行“二次创作”为己所吸收,如果不能,说明它不适合你,你只是一味地被人家扯着鼻子走,便不可能客观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为免得误入歧途,还是谨慎“服用”为妙。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个人的提升也是同理。
如某登、某罗、某蒙的“智慧大飨”,如某成功人士的成功学,或如某些吹嘘读了便会牛叉起来的畅销书......你可得擦亮了眼睛,它们可能给脑袋们锦上添花,但绝对不能雪中送炭,而锦上添花的前提:首先你得是“锦”。
再打个比喻,以上所提的诸类“大飨”就宛如零嘴小吃,它们飘香四溢,它们标榜自己“营养丰富”。可是如果你真把它们当饭吃,那就太愚蠢了。市面上有一款合成饮料,叫做“营养快线”,试问你相信它是有营养的吗?可偏偏有人容易被迷惑,如果你本来就基础不牢,很容易被带偏。
如果你走了很多弯路之后,再回首,发现一切“然并卵”,非但如此,焦虑似乎还更甚从前,那就赶紧回头是岸吧。运用起笨功夫来——逐字逐句地去读古籍经典,去读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巨著,每天一点一点地啃。
总而言之,不要痴迷那些“零食小吃”,谨记四个字即可:再现经典!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