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

作者: 红尘佛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8-19 08:34 被阅读0次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又叫刺猬法则,是管理学和教育学上一个著名的定律,关键词是“心理距离效应”。

刺猬效应来源于叔本华在他的哲学著作中讲的一个比喻: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刺得对方怎么也睡不舒服。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又不致于被扎。

刺猬效应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美学上有句名言:距离产生美。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如果想保持和谐相处,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一般来说,陌生人之间会保持一米以上的空间距离,这样才会让彼此感觉好一点。靠得太近,容易给彼此造成威胁,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空间侵犯"。

除了空间距离,人与人之间还要把握恰当的时间距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如果你无端占用别人的时间,影响别人正常生活,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还会影响你们之间的感情。比如,在对下属运用空间侵犯的时候,如果侵犯的时间太长,会使下属产生厌烦心理。因为总有一个人在身边,会影响下属正常工作,这显然对提高工作效率不利。

刺猬效应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事实上,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给人的是“距离美”的感觉,管理上也是如此。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刺猬效应

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刺猬法则的人。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他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总是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这一规定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他看来,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这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没有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二是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距离,而惟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就可以杜绝年长日久的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戴高乐的做法是令人深思和敬佩的。没有距离感,领导决策过分依赖秘书或某几个人,容易使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这些人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利,最后拉领导干部下水,后果是很危险的。两相比较,还是保持一定距离好。

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体力行刺猬理论,尤其在对待中高层管理者上更是如此。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上,斯通从不吝啬对管理者们的关爱,但在工余时间,他从不要求管理人员到家做客,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正是这种保持适度距离的管理,使得通用的各项业务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使你高高在上,也不会使你与员工互相混淆身份。这是管理的一种最佳状态。距离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则来维持,这种原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既可以约束领导者自己,也可以约束员工。掌握了这个原则,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诀。

刺猬效应

《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作者科林斯重新解释了刺猬理论。意思是无论狐狸想任何办法来谋害刺猬,刺猬只需要缩起来,狐狸就无计可施了。这是因为刺猬缩起来就能保证与狐狸的安全距离,有了这个安全距离,狐狸就咬不到刺猬!由此说明一个企业只要找到一个简单有效的发展模式,无论市场和对手发生任何变化,都能轻松应付,获得快速增长。

教育心理学家根据这一寓言总结出了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刺猬效应”。这一效应的原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上。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容易养成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同情,不善于竞争,不善解人意,缺少协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我们有些家长变成了“小皇帝”的佣人,使孩子成为家庭中的“支配者”。大人处处围着孩子转,什么事情都依顺孩子,甚至孩子提出无理要求,也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从心理角度看,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特殊的心理地位,决定了家长与孩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与其像两只刺猬“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倒不如保持一种“亲密有间”的关系,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娇,对孩子做到严格管教,精心培养才是真正的爱。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要把握好度。在教育实践中,不少老师将这一“效应”误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太大,学生失去了温暖感,产生了陌生感,因此,教师的教育效果不可能好。

(2017-8-18整理)

相关文章

  • 人际关系要远近有度

    导读: 1、刺猬效应 2、亲人不能太近 3、近人不能太亲 01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来源于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

  • 心理学|边界

    心理学|边 界 文|暖阳君 边界效应,也是遵循刺猬法则的效应。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刺猬...

  •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是指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的现象。这个...

  •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又叫刺猬法则,是管理学和教育学上一个著名的定律,关键词是“心理距离效应...

  •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来源于一则寓言。在一个冬天里,有两只刺猬觉得很冷,于是,它们决定靠在一起相互取暖。它们靠得很...

  • 《刺猬效应》

    坚持分享第785天( 原创总第955天 2019年7月21日 星期日) 看到这样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

  • 刺猬效应

    人与人之间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彼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对方的美好。“刺猬效应”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一个寒冷...

  • 刺猬效应

    当你冷的时候,知道抱团取暖,但你知道刺猬怎么取暖吗?如果他们靠的太近,会互相扎伤彼此,因此他们只能保持在一定适当的...

  • 刺猬效应

    分享: 在寒冷的天气,刺猬会互相靠近取暖,但是它们身上长满了很长的尖刺,当靠得太近时,身上的刺就会刺到对方,而且自...

  • 刺猬效应

    今天在简书里看到一篇关于“刺猬效应”的文章。 上高中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只带刺的刺猬,总感觉跟别人不太亲近,或者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刺猬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ja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