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慈禧全传》

《慈禧全传》

作者: 比峰 | 来源:发表于2023-08-19 21:23 被阅读0次

    历史的本质是讲故事,只不过这些故事在过去是真实发生过的。既然是讲故事,历史就不可能像舞台剧一样,为我们打开观众视角,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故事的全貌。我们只能以间接的方式去了解历史,诸如文物、官史、野史、传记、小说。也许会有人对小说不敢苟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小说是虚构的故事,情节虽然扣人心弦,可毕竟出自作者一厢情愿的想象。不过,要就真实性细究起来,历史也不过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谓的正史也就未必比小说可信多少了。

    既然历史的真实性本身存疑,我们为什么还要设立并学习历史这门学科呢?莫提默·J·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就如何阅读历史书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而且非常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当然,一个好的历史学家是不会编造过去的。他认为自己对某些观念、事实,或精确的陈述责无旁贷。不过,有一点不能忘记的是,历史学家一定要编纂一些事情。他不是在许多事件中找出一个共通的模式,就是要套上一个模式。他一定要假设他知道为什么这些历史上的人物会做出这些事。他可能有一套历史理论或哲学,像是上帝掌管人间的事物一样,编纂出适合他理论的历史。或者,他会放弃任何置身事外或置身其上的模式,强调他只是在如实报导所发生过的事件。但是即使如此,他也总不免要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行为的动机。你在读历史书时,最基本的认知就是要知道作者在运作的是哪一条路。

    由此可见,故事只是历史的壳儿,藏在故事背后的模式或解释才是历史的精髓。无论作者选择了哪一条路,他都是在试图给人们就过去发生的事儿提供一种解释,而这种解释不仅可以适用于过去,还可以指向未来。基于这样的属性,历史可以帮助人们站在时间的维度上去思考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然而,这并不代表历史的真实性不重要;相反,如果没有真实性做基础,人们也只能从一堆谬误中获得更多的谬误。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受限于人类的观察视角与价值倾向,同一则故事往往会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同样的,在幽深而又复杂的人性面前,任何个人对历史的解释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这样的现实不免令人沮丧,不过这也是历史有意思的地方,你总是可以找到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了解某一段历史,多读一些相关的书就很有必要了,哪怕它只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而已。

    当然,并不是说随便拿起一本历史小说,就可以把它当成历史来读的。作者不仅需要对那段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能够在故事情节、人物刻画、语言风格上营造出最真实的历史场景。一部好的历史小说,应该是流畅而无滞涩之感,真实而又有历史温度的。当我们能够从历史中读出了人情的温度,也就是当时人物的种种的不得已时,才能说自己对一段历史多少有了一点洞察。

    高阳先生(本名许晏骈)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历史小说家。他出身繁华世家,高祖、叔祖都当过清廷的高官,比如吏部尚书许乃普,江苏巡抚许乃钊;叔祖许庚身,不仅当过兵部尚书,还有长达三十年的军机履历。虽然到了父辈没落了,父亲许宝璞仅当了一个秀才,但打小就在各种朝中掌故浸润的他,就像一条活在大清肚子里的蛔虫。因此,他能够通过内部视角,将晚清的这段历史娓娓道来,而这样的视角是极其难得的。

    《慈禧全传》

    书名《慈禧全传》,顾名思义,想来是一部关于慈禧太后的个人历史传记。其实不然。按体裁,它是一部小说,里面不仅有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还有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人与人之间种种的精巧算计在字里行间纤毫毕露,读来不禁大呼过瘾;按内容,它写的是整个晚清近五十年的历史,慈禧太后的政治活动只是全书的一条主线而已。

    全书从咸丰皇帝驾崩热河起笔,至晚清最后一位名臣张之洞凋零搁笔,大致可以将慈禧太后的政治生涯前后分为七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扳倒顾命八大臣,实现垂帘听政;第二个阶段,同治驾崩,立光绪帝,继续垂帘听政;第三个阶段,甲申易枢,恭亲王被裁,醇亲王掌枢,权力进一步扩大;第四个阶段,戊戌政变,光绪被幽,母子变成君臣,名为太后训政,实为一国之君,权力达到巅峰;第五个阶段,庚子事变,两宫西迁,人生的至暗时刻;第六个阶段,两宫回京,缓和母子对立,迫于形势实施改革;第七个阶段,光绪驾崩,立溥仪为帝,命醇亲王载沣摄政,随即驾崩。伴随着每一次标志性事件的发生,权力的形势也在或明或暗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高阳先生不愧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全书在故事的主线之外,还穿插了许多看似弱关联的分支故事,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独立成篇。然而,这并不是说它们不重要,或偏离主题。一叶不仅可以知秋,本身也是树的一部分,而且是密不可分的部分。例如桂连出宫、处决安德海、慈安暴崩……故事里虽没有多少慈禧直接露脸的戏份,但背后无一不漂浮着她隐隐绰绰的影子。作为晚清政治权力的核心,很多故事其实是绕不开她的。权力和责任总是如影随形,权力无远弗及,则责任无远不至。

    高阳先生的厉害之处还在于,他能够凭借一支笔写出历史的温度,让读者在字里行间读出当时人物的那种“不得已”。这对读晚清历史特别重要。因为只要一提及晚清,国人在情感上多半是回避的。一方面,这段历史太过屈辱,偌大的帝国,尽是被人欺负,打又打不过,不是割地,就是赔款;另一方面,这段历史又太过荒唐,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为何我们只觉得他们颟顸、腐败和无能,除了怒其不争,也只能哀国家的不幸。只要还存着这份矛盾和偏见,就说明我们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和真切。

    跟随高阳先生走进当时的人物和社会关系时,我发现其实无所谓好人与坏人。每一个人都是聪明人,都是根据自己当下的利益作出最巧妙的安排,趋利避害,明哲保身。在书中,你能够看到大量类似“敷衍”、“周全”、“拖”这样的字眼。无论多么重大和紧急的事情,在权力、人情、舆论的淫威之下,最终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优先考虑的是保证自己不受伤害。这种对权力、人情和舆论的恐惧症,从上至下一脉相传,从而导致信息的传递可能是滞后,可能是错误,而更多的是模棱两可。无一例外的悲剧是,一群聪明人的聪明安排,最终将整个国家和民族拖入深重的灾难。

    就像现在很多大组织的内部,没有人对事情本身负责,每个人只对自己的位置负责,个人趋利避害的聪明行为,最终导致的却是全局的满盘皆输。这不由得令人想起《阿房宫赋》里的一句警世名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有趣的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说过类似的话:“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是一个好议题,关于“不得已的历史教训”的好议题。

    书中的精彩故事俯拾皆是,譬如“辛酉政变”、“恭亲王被参”、“马尾海战”、“戊戌政变”、“庚子事变”,每每读来,不觉已是天明。读罢掩卷,除长叹一声,只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如是我在,何能为哉?我既无能为,又何能求全责备于斯人,那些躬身入局的人。

    全书以三个无名氏的对话画上句号。这段对话在形式上是故事的一部分,但是作为旁白也无不可,甚至读来会更有意味,似是对全书的总结陈词,也是对清王朝注定灭亡的判词。原文引用如下:

    “我看,最后一句要改两个字。”有人说道,“汉人益孤。”

    “何以见得?”另有人问。

    “你看,戴红顶子而掌国政的,尽是旗人。”

    果然,数一数十二个部中,汉人只得四尚书;宗人府、内阁、军咨处、筹办海军处这些衙门,更是旗人的天下。

    “两位老兄,”有第三者插口,“不是汉人益孤,是旗人益孤!”

    权力的游戏就是这样,局外的人洞若观火,局内的人浑然不知。世上的事何尝不是如此?总有些人明白,也总有些人糊涂。可是明白也好,糊涂也罢,谁也拯救不了一艘注定沉没的巨轮。如此看来,人类所有的努力,不过是一场挣扎;既然如此,挣扎与不挣扎的区别又在哪里?读完这本书,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慈禧全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jr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