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华杉讲透论语》读书笔记17-18

《华杉讲透论语》读书笔记17-18

作者: Love你本来的样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1-10 15:03 被阅读0次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做学问,需五十年如一日,想想你花五十年的时间,能走到哪一步。这是其第一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第一个阶段,是十五岁有志于学。十五岁开始有志于求学。

4.第二个阶段,是三十而立。一般人在这里就理解错了。把而立之年,理解为能自食其力,或在社会上有独立地位,不再靠父母,能自立。这是想当然。 孔子说的三十而立,还是立志的立,十五岁有志于学,又过了十五年,那志才立住。立志很难的,多少人,一辈子都立不了志。我们身边多少人,过了四十岁还不知道自己的志向,就是想多挣钱。经济上说,他可能已经能自立了,但这并不是孔子所说三十而立的立。张居正说:“学既有得,自家把捉得定,世间外物都动摇我不得。”这叫志有定向。 《大学》讲“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如果志立不住,就容易动摇,就不知止,不能定,不能静,不能安,不能虑,不能有所得。

5.第三个阶段,四十而不惑。又修了十年,对事物当然之理,表里精粗,了然明白,无所疑惑。外界一切言论事变,我都知道它怎么回事,对其深刻处、究竟处、相互会通处,我都晓得,洞然明白。就像今天这社会,发生什么事,谁说什么话,它怎么回事,你都一眼看明,这叫不惑,俗称“明白人”。到四十岁成了明白人。

6.第四个阶段,五十而知天命。还是讲守志之难啊!四十岁成了“明白人”,但内心还是不够强大,你越往前进,遇到的困难越大,你还是扛不住。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你是明白人,你不惑,又如何?做明白人只会给你带来痛苦!要再往前进,就得知天命。给自己注入天命的“原力”。 天命,是人生一切当然的道义与职责。我不管你怎样,我只凭着自己的良知,凭着大是大非,去做!去行!天命在我,我是听天所命!这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平定宸濠之乱后,在暗无天日的朝政,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他凭着天命良知,“我心光明”一往无畏,战胜了所有困难。

7.第五个阶段,六十而耳顺。大风大浪过来了,见多了,外界的一切相反的意见与言论,一切违逆不顺的反应与刺激,既然我自己能立,能不惑,又能以天命处之,所以都不觉得刺耳。我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也知其所以然,知道它为什么这样,我能心平气顺地去帮助它、教化它。前面学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理解我,就怕我不理解别人。到了六十岁,才做到了听到难听的话,不觉得刺耳,这容易嘛!

8.第六个阶段,“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所谓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了。纵己之心之所至,不去检点管束自己,也无处不合规矩法度。这就是中庸之道:生知安行,不勉而中。什么叫生知安行呢,就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如果越了规矩法度,他自己就不舒服、不得劲、不安心,马上自动会调整过来,人生进入自动巡航,无论处理什么人、什么事,不用勉强自己,自然就能做到恰到好处,分毫不差!

1.孔子说:“父母在的时候,事之以礼。父母去世的时候,葬之以礼。每年的祭祀,也不违背礼节,这就是孝。”

2.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孔子说,就是让父母只需要为你生病操心。意思是说,你先别问自己能为父母做什么,首先能做到自己不要让父母为你操心,就是孝了。只有这个生病,偶尔是免不了的,你生病的时候,父母为你忧心,其他都不需要。从今天来说,你工作也不用父母操心,找女朋友也不用父母操心,买房子也不用父母操心。不用父母为你拼爹,更不用担心你学坏吸毒什么的,对你的任何事情都放心,最多就你生病的时候忧心一下。小伙子!恭喜你!你不用为父母做什么,你已经很孝啦!

3.孔子回答说:“今天的孝子,说能食衣住行供养父母,就是孝。那犬马不也一样能养老哺幼吗?如果没有敬,只是养,和犬马有什么区别?” 所以呢,不要光是认为给父母寄钱了,就是孝了。要能养,还要能敬。年轻人认为自己比老人懂得多,轻视老人,没有敬心、敬意、敬礼,也是不孝。

4.孔子说,最难是脸色!永远保持和颜悦色。有事的时候,年轻人抢着干,不让老人操劳。有酒食,先为长者陈设奉上,让长者先吃。难道这就算孝了吗?这不算。事亲的时候,最难的是始终保持愉悦和婉的容色。没有一丝一毫的厌烦和“礼敬疲劳”,没有“累觉不爱”,那才是最难的! 《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正可做这一条的注脚。

相关文章

  • 好书记录v20190217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华杉讲透孟子》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讲透论语》 ...

  • #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1】忠

    前天写完了《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完成了我写儒家经典注解的计划。《华杉讲透论语》去年已经出版,《华杉讲透孟子》今年三...

  • 这5本书,今年读透1本就了不得

    一,华杉讲透论语 论语是国学经典,排在首位毋庸置疑。然而原著比较难懂,找一本好的论语解读书很难,而《华杉讲透论语》...

  •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今天继续读经典—华杉讲透《论语》,学习了学而篇中的孝悌是为仁之根本,原文...

  • 《华杉讲透论语》读书笔记17-18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做学...

  • 2018-08-01

    昨天,朋友送了我们家一本华杉讲透《论语》,惊喜,因为正在得到里面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平实的语言,还原了...

  • 《华杉讲透论语》读书笔记9-10

    《华杉讲透论语》读书笔记9 1.“重”,厚重,敦厚持重,浑厚庄重。厚重的反面,就是浅薄。 “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

  • 华杉讲透论语

    从来没有读一本书,每一行每一句都让自己自愧不如。两千年来,孔子之所以为千秋万代尊称为孔圣人,终于有了一丢丢的认识。...

  • 华杉讲透论语

    学而第一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杉讲透论语》读书笔记17-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jv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