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公元592年—公元667年),本名苏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今河北衡水市武邑县)人,是唐朝初期的著名将领。
苏定方年少时便骁勇善战有魄力,十五岁开始随父亲苏邕征战,多次率先冲锋陷阵。他曾在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和窦建德旧将刘黑闼麾下作战。
唐太宗贞观时期,苏定方随主将李靖征战东突厥。在夜袭阴山的战役中,他率领二百名骑兵作为前锋突袭,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此战后,苏定方升任左卫中郎将。
唐高宗时期,苏定方战功赫赫。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他征讨高句丽取得大胜,因功升任右屯卫将军,受封为临清县公。同年,他随程名振征讨西突厥,曾率五百精兵奇袭敌军,取得胜利,但因唐军副总管王文度的干扰,此战最终唐军无功而返。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苏定方再次征讨西突厥,他从金山北出兵,先胜西突厥处木昆部,后在曳咥河以一万士兵击败阿史那贺鲁的十万大军。最终成功灭了西突厥,此战使得唐朝掌控了整个西域。苏定方因功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邢国公。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苏定方任安抚大使征讨思结阙首领都曼的叛乱,成功将其生擒,葱岭以西从此平定。他因功被加赐邢州巨鹿的实封食邑三百户,并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同年,苏定方又率水陆大军十万人讨伐百济。他从城山渡海到熊津江口,与百济军交战取得胜利后,乘胜攻进外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向北逃走,苏定方包围都城,百济将领祢植和扶余义慈归降。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五月,苏定方出兵讨伐高句丽,夺取马邑山作为营地,进而包围平壤,但因天气恶劣、援兵和粮草未按时到达等原因,最终班师回朝。
龙朔三年(公元 663 年)五月,吐蕃和吐谷浑对战,吐谷浑战败后投奔唐朝。六月,苏定方被任命为凉州安集大使,震慑吐蕃、吐谷浑。
乾封二年(公元 667 年),苏定方去世,终年七十六岁。死后高宗李治追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等,追谥为“庄公”。建中三年(公元 782 年),唐德宗李适下诏苏定方和裴行俭等六十四位名将配享太庙。
苏定方一生“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向西一路打到咸海,向东一路打到朝鲜半岛南部,为唐朝开疆扩土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军事才能和功绩受到了后世的肯定,如北宋史学家欧阳修认为唐朝能开疆扩土,凭借的就是苏定方这些虎将;宋代名臣李纲认为苏定方善于用兵,战术谋略出人意料,有大将风范;现代小说家金庸也认为苏定方是很好的大将。
然而,在一些后世的隋唐小说中,苏定方的形象被歪曲。例如清代鸳湖渔叟校订的《说唐全传》中,他被描绘成一个为人势利,为追求荣华富贵背叛故主、暗箭伤人的反面形象。但这与正史中苏定方忠臣的形象不符。
在真实历史上,苏定方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为唐朝的边疆稳定和版图扩张做出了重要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