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iOS中几种通信方式

iOS中几种通信方式

作者: 火焰与柠檬 | 来源:发表于2016-07-04 14:58 被阅读0次

    Block

    1.block是带有局部变量的匿名函数。

     ^(int event){
     
            DLog(@"event is %d",event);
        };
    

    Block语法的BN范式:

    ^ 返回值类型 参数列表 表达式 (返回值类型和参数列表都是可以省略的)

    省略返回值类型

    ^ (int count) {return conut +1;}

    省略参数列表

    ^ void {printf("Blocks\n");}

    2.声明Block类型的变量:

    int (^blk) (int);

    Block类型的变量与一般C语言变量作用相同:

    • 赋值

    • 传参

    • 返回值

    使用Block语法将Block赋值给Block类型的变量(Block也指由Block语法生成的值)。

    int (^blk) (int) = ^ (int count) {return count +1;};

    也可以将Block类型的变量赋值给Block类型的变量。

    int (^blk1) (int) = blk;
    int (^blk2) (int);
    blk2 = blk1;
    

    因为Block类型的变量的记述方式比较复杂,所以我们一般使用typedef来重命名一下:

    typedef int (^blk_t) (int);

    Block是OC对象

    捕获变量

    block可以捕获在block之前声明的变量,但是仅仅是copy了一份,在block中修改变量,并不会影响原始变量的值。也就是说block不能修改变量的值,除非使用__block修饰符。

    捕获变量,就是将变量保存到Block的结构体实例中(copy了一份)。

    C语言中,一个变量是可以直接被block捕获并修改的:

    • 静态变量

    赋值给捕获变量的话,编译器会报错,使用变量的话不会报错

    使用C语言的数组时要使用其指针,因为block捕获变量的方法并不能直接捕获C语言的数组

    const char *text = @"hellow";
    void (blk){
       printf("%c\n,text[2]");
    };
    

    Block的存储位置

    Block的类:

    • _NSConcreteStackBlock (栈)
    • _NSConcreteGlobalBlock (数据区)
    • _NSConcreteMallocBlock (堆)

    声明在数据区的block,不能捕获变量。只要block不捕获变量,就可以将其声明在数据区。

    声明在栈上的block,如果超出了作用域,那么block会废弃。所以使用的时候,将其copy到堆上面,即使超出了作用域,block还可以继续存在。如

    • block作为函数返回值返回时
    • 作为传递的参数时
    • Cocoa框架中的某些方法,比如数组的块枚举遍历
    • GCD
    • 调用copy方法
    • 作为属性或者赋值给 _strong id类型

    dispose函数负责废弃堆上的block。

    将block从栈上复制到堆上是相当消耗CPU的

    不论block声明在哪里,都可以copy,所以在不确定时调用copy来确保block被复制到堆上

    __block变量

    __block变量一开始也是被声明到栈上的,会随着block被copy到堆上。并且符合内存管理原则,如果有block持有它,引用计数就会增加,反之减少。

    因为__block变了在被copy到堆上之后,之前的变量会改变指针,也指向堆上的变量地址,所以不论是block里,还是block外的,修改的都是同一个变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用__block修饰符,因为我们希望在block中修改这个变量。

    只有copy到堆上的block才会将捕获的变量变为_stong类型,这样会强引用变量,使其不会过早地被释放。如果没有调用copy方法的话,是没有效果的。

    循环引用

    参考另一篇文章中讲到的block:ARC中的Block


    block使用前要赋值,不然调用的话会产生野指针,程序崩溃。

    Delegate

    实现代理主要有3个部分:

    (1)协议:指定代理的内容,即要做什么

    (2)委托者:根据协议,让代理者实现功能

    (3)代理者:根据协议,实现功能

    协议:协议一般是方法列表,不过也可以定义属性

    协议也是可以被继承的,A类的子类也可以实现协议内容。

    协议可以多继承(对象不可以),但协议只声明方法,不实现方法,方法由代理者去实现。

    协议有两个修饰符@optional(可选)和@required(必须,不实现会崩溃)。一般都会判断代理者是否现实这个方法(能否相应这个方法)。同理,block使用前也需要判断block是否存在,已经被赋值,不然的话也会崩溃。

    if ([self.delegate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userLoginWithUsername:password:)]) {
        [self.delegate userLoginWithUsername:self.username.text password:self.password.text];
    }
    
    代理的原理

    实际上委托方是用一个id类型的指针弱引用了代理方,其实是向id这个指针指向对象发送消息。

    设置delegate属性就是设置id指针指向代理者。

    像上面的self.delegate就是代理者,如果它没有实现userLoginWithUsername方法,会崩溃(因为userLoginWithUsername就是它自己的方法)。

    代理的内存管理

    delegate属性使用weak,如果使用strong的话,会出现循环引用(委托者通过delegate强引用代理者,代理者又强引用创建了委托者)。

    一个对象被释放后,weak会自动将指针指向nil,而assign则不会。在iOS中,向nil发送消息时不会导致崩溃的,所以assign就会导致野指针的错误unrecognized selector sent to instance。

    所以修饰delegate的话,使用weak,不要使用assign。

    非正式协议

    非正式协议一般都是以NSObject的Category的方式存在的。由于是对NSObject进行的Category,所以所有基于NSObject的子类,都接受了所定义的非正式协议。对于@Protocol来说编译器会在编译期检查语法错误,而非正式协议则不会检查是否实现。

    单例对象最好不要用delegate。单例对象由于始终都只是同一个对象,如果使用delegate,就会造成我们上面说的delegate属性被重新赋值的问题,最终只能有一个对象可以正常响应代理方法。

    NSNotification

    我感觉适用于跨层和跨页面专递消息。

    使用了观察着模式:

    (1)在NSNotificationCenter中注册观察者,关注某个事件

    [[NSNotificationCenter defaultCenter] addObserver:self
                                              selector:@selector(execute:)
                                                 name:@"NOTIFICATION_NAME"
                                                object:nil];
    

    (2)发送通知

    [[NSNotificationCenter defaultCenter] postNotificationName:@"NOTIFICATION_NAME" object:nil];
    

    (3)收到通知后执行相应的方法

    - (void)execute:(NS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
         //do something when received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name is @"NOTIFICATION_NAME"
         if(notification.object && [notification.object isKindOfClass:[Test class]]){
             //do something
         }
    }
    

    (4)如果不需要通知了,要移除

    [[NSNotificationCenter defaultCenter] removeObserver:self name:@"NOTIFICATION_NAME" object:nil];
    

    KVC、KVO

    KVC

    key-value-code: 间接访问对象的属性,而不是通过调用存取方法,非对象类型的变量将被自动封装或者解封成对象,很多情况下会简化程序代码;

    直接修改属性的值:

    [laughingSir setValue:@"laughing 哥" forKey:@"name"];

    缺点:编译器无法检测出错误;效率低;必须先解析字符串,然后再设置或者访问对象的实例变量。

    使用场景:

    (1)apple 官网的一个例子,当我们需要统计很多People的时候,每一行是一个人的实例,并且有2列属性,name, age, 这时候我们可以会这样做,

    - (id)tableView:(NSTableView *)tableview 
          objectValueForTableColumn:(id)column row:(NSInteger)row { 
      
        People *people = [peoleArray objectAtIndex:row]; 
        if ([[column identifier] isEqualToString:@"name"]) { 
            return [people name]; 
        } 
        if ([[column identifier] isEqualToString:@"age"]) { 
            return [people age]; 
        } 
        // And so on. 
    } 
    

    同样我们也可以用KVC,帮助我们化简这些if, 因为name, age其实都是property, 我们可以直接通过key来访问,所以整理过后是

    People *people = [peopleArray objectAtIndex:row]; 
    return [people valueForKey:[column identifier]]; 
    

    (2)解析服务端返回的json字符串的时候,会用到KVC

    [self setValuesForKeysWithDictionary:jsonObject];

    不过现在解析json都用MJ的库了。

    (3)修改数组中元素的属性,如把一个数组里的People的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并且把新的名字存入新的数组。

      NSArray *newName = [self.people valueForKeyPath:@"name.capitalizedString"];
    
        Person *one = self.people[0];
    
        Person *two = self.people[1];
    
        one.name = newName[0];
    
        two.name = newName[1];
    

    为什么用valueForKeyPath, 不用valueForKey, 因为valueForKeyPath可以传递关系,例如这里是每个People的name property的String的capitalizedString property, 而valueForKey不能传递这样的关系,所以对于dict里面的dict, 我们也只能用valueForKeyPath。

    KVC原理

    当通过KVC调用对象时,比如:[self valueForKey:@”someKey”]时,程序会自动试图通过下面几种不同的方式解析这个调用

    • 首先查找对象是否带有 someKey 这个方法

    • 会继续查找对象是否带有someKey这个实例变量(iVar)

    • 程序会继续试图调用 -(id) valueForUndefinedKey:这个方法

    • 程序会抛出一个NSUndefinedKeyException异常错误。

    补充:KVC查找方法的时候,不仅仅会查找someKey这个方法,还会查找getsomeKey这个方法,前面加一个get,或者_someKey以_getsomeKey这几种形式。同时,查找实例变量的时候也会不仅仅查找someKey这个变量,也会查找_someKey这个变量是否存在。设计valueForUndefinedKey: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当你使用-(id)valueForKey方法从对象中请求值时,对象能够在错误发生前,有最后的机会响应这个请求。

    KVO

    key-value-observer :监听property的变化。

    (1)添加观察者:

    [self.yiTian addObserver:self forKeyPath:@"narcotics" options:NSKeyValueObservingOptionNew |NSKeyValueObservingOptionOld context:nil];
    

    (2)截获变化:

    -(void)observeValueForKeyPath:(NSString *)keyPath ofObject:(id)object change:(NSDictionary<NSString *,id> *)change context:(void *)context{
        
        if([keyPath isEqualToString:@"narcotics"]){
            
            NSNumber *narcoticsN = [change objectForKey:@"new"];//修改之后的最新值
            NSInteger narcotics = [narcoticsN integerValue];
            if (narcotics>0) {
                if (self.delegate!=nil&&[self.delegate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reportYitian:)]) {
                    [self.delegate reportYitian:narcotics];
                }
            }
        }
    }
    

    (3)移除观察者:

    - (void)dealloc{
        //移除观察者
        [self.yiTian removeObserver:self forKeyPath:@"narcotics"];
    }
    
    

    --

    NSNotification、Block、Delegate和KVO的区别。

    代理是一种回调机制,且是一对一的关系,通知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对向所有的观察者提供变更通知;

    效率:Delegate比NSNOtification高;

    Delegate和Block一般是一对一的通信;

    Delegate需要定义协议方法,代理对象实现协议方法,并且需要建立代理关系才可以实现通信;

    Block:Block更加简洁,不需要定义繁琐的协议方法,但通信事件比较多的话,建议使用Delegate;

    引用文章:
    iOS面试必看,最全梳理
    iOS KVC & KVO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iOS中几种通信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nc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