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自从2015年国家对计生政策的调整: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网上时常转来国家鼓励生育的奖励的新规,比如增加生育补贴,延长二孩生育假期等等优惠。关于这样的消息,无论是真实的,还是众人的预愿,旭还是读了一遍又一遍,羡慕现在的育龄妇女,可以扬眉吐气,光明正大的孕育新生命,觉得自己不逢时。欣慰的是,新政的实施,还是给她一个大大的肯定,因为十五年前的决定,让她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现在,对于象她一样年龄的人,四十好几了,政策再好,要二宝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没有生育能力了,即使自己能生,还有能力培养吗?或许身体机能老化,生个不健康的,还不如不生。纵使政策再好,也只有放弃。
许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上大学了,轻松很多,父母各有自己的活动圈,可以自由安排自己,跳舞,瑜伽,画画,练字,还可以随时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即使生活舒服自在,可双方的老人也都上了年纪,免不了这个病了,那个不舒服了,他们大多生活还得依靠子女,靠家庭养老。
旭姊妹四人,一姐两妹排行第二。姊妹兄弟多的好处就是,平时谁有空就去看看老人,遇事可以相互商量,担子分散了,什么压力都没有,各家的小日子过得也不会很累。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开始提倡计划生育,几年后又实行一对夫妻能生两个孩子,当时老百姓的生育观念是每家孩子三四个,儿女双全,大多家庭都能满意。国家工作人员对孩子的性别要求不高,一般两个就行。在农村,由于农耕劳动力的使用,或许有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老思想的影响,老百姓会一直生到有男孩为止。这使计生工作在近三十年里成为国家一项重要工作。往往为了完成低生育水平,完成计生任务,不乏计生工作采用罚款,囚禁,扒屋,扒粮,武力,甚至没收小孩等极端方式阻止生育。计生宣传标语更是高调: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一个孩子好,政府来养老;只生一个好;……计生的强大攻势,慢慢的几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年轻人的生育关念已经改变。现在看来许多计生措施有些过分,但当时来说也许只能如此吧。
八十年代计生政策是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自然符合条件的夫妻不会丢到二胎机会,美美满满的生了一个闺女,又添了一个儿子,事业一点也没有耽误。
旭在生完女儿后,一直在事业单位上班,日子过的顺心顺意。别人的一双儿女,也是羡慕,不多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已三十好几,女儿入学自力,爱人的单位也收入颇高。一种信念在脑海里早已扎根:人生在世只有一遭,此生不能留有遗憾。
从上个世纪起,从80年代初农村的联产承包,到90年代的国家企业事业的承包转岗改制。新世纪刚刚开始,单位要改革转岗,好常时间不要去上班,这期间,旭做一个大胆的决定:生二胎。没有准生证,是件棘手的问题,虽然计生部门有熟人,但哪个条件都靠不上,况且众目睽睽, 许多人想要二宝,只是想想而已,谁能拿自己的后半生当儿戏。工作人员超生夫妻双方开除公职,是党员的开除党籍。唉!这真是件要命的事。
旭自己也不明白哪来的胆量,竟然准备要二胎。爱人以为她说说而已,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由你自己。旭稀里糊涂中竟然冒了这个险,开始做个边走边看的超生人员,她在躲避计生政策的日子里经历的身心考验。是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的,定会笑话:人生何必如此?事已如此,不论对错,但也绝不后悔。
十几年过去了,眼前翩翩少年,阳光青春,已是心满意足。
现将原来的日记摘抄部分,侃称《逃生日记》,以此记念,无论过往,历史只是历史。
01
到底要不要二宝
夜深了,睡不着,翻来覆去的,还是理不出头绪,日日闲的慌,想再拥有一个自己的宝贝,为什么这样的难?国家计生政策的严格,还有他的不言不语,心灵得不到片刻的宁静和安慰,答案是什么?答案在哪里?眼看年龄不小了,还会有机会吗?违反规定的后果很严重,吃不了要兜着走的,难怪他有畏惧感,希望拥有又害怕惩罚,代价太大了,承担不起的结局。于是,思来想去找不到合理的解释,还是顺其自然吧。
调整心态,锻炼身体,心平气和地说话。然而在日日期许过程里,终于被他的烟蒂烧的飞灰烟灭,无法修正。于是我脑怒地撕碎了每日必看的育婴指南,还有对他的信任和依恋。
结婚近十年,虽然恩爱,实际也是在吵吵闹闹中磨合,最大的安慰是我们拥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作为一个女人,多希望自己拥有一大帮孩子,有的像我,有的像你,我们在一起快乐地生活。难道我的希望错了,他不支持,我又该怎么办?斟酌斟酌,不刻意,顺其自然为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