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念念 不 忘
假期在外游了几天,开车从东莞进入深圳地界。
在高速上抬头看到“您已进入深圳市,深圳欢迎您”的标牌时,全身的细胞都被喜悦和踏实浸润了。
疫情之前,总喜欢假期周游邻近国家,也时不时的跑一趟北方或是江南小镇,
每每回到深圳发出的第一句感叹必定是“还是深圳好啊”。
深圳工作压力那么大,房价那么高,怎么还会是无数人的日思夜想?
都知道深圳人民爱搞钱,印象中既没有北京的文化底蕴,
也没有上海的小资腔调,更不具成都的慢生活节奏,
面对007的工作和逼近天花板的房价,论定居城市,
是绝大部分人望而生畏,可遇不可求的一个梦。
但是,很多人在离开深圳后,经常在朋友圈上日思夜想的想要回到深圳。
这引发了我极大的好奇。深圳这个只有工作只搞钱的地方,凭啥能让这些深漂过的人如此沉迷?
“2、枕 山 襟 海
自从2012年首次踏上北京的土地,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一种“塞北的黄”,
马路上的绿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城市极少的灰绿和暗黑色调总是显得沉郁,不像深圳的清朗明亮。
北京街道 深圳街道在北京你家推开窗能有几棵绿树,那就是顶配绿化了。
而在深圳推开窗不仅能见郁郁葱葱的树,还能靠山面海。
是的,同样在他乡,北漂500万的房子老旧破小,深漂500万的房子推门见海。
并且,不用在郊区,不必住到东莞惠州,在深圳市中心环深圳湾一带就能面朝大海。
就比如沙尾、上下沙一带不需很贵的房租你就能拥有绝顶海景房。
深圳的早晨可能是被鸟叫声唤醒的,也可能是被海浪声吵醒的。
深圳带给漂泊人的另一大幸福感,还来自于坐地铁就能抵达的海边。
由衷觉得,生活在一个市中心有海的城市,真的很幸福。
周末还可以和朋友去溯溪、出海海钓,在海边升起篝火,一边喝酒一边弹唱。
大鹏盐田的海,干净柔软的海滩,水清沙细,是海边露营的绝佳选择。
在那里的海边看过朝阳水东流,日暮夕日坠,看过划破夜空的流星,看过飞鸟出山,
还顺手赶海捉了小螃蟹,支个炉子下汤煮面。
“2、公 园 叠 翠
开窗看海也就算了,深圳的绿,是扎扎实实包围着一般的小区的。
这是大部分社区里的花园,下楼就到。
一里一公园,不是吹的,不管身处何处,步行十多分钟就能到达一个公园。
藏在深圳市中心的治愈“小森林”,目光所及都像身处在漫画场景里一样。
溪水、花海、大草坪,穿小裙子来真的超级出片!
多个公园位于各区CBD,繁华都市里的一股“清流”,足不出户,即可望山观海。
开车行驶于深南大道,仿佛置身热带丛林,郁郁葱葱,满眼皆绿。
作为一个自然观测爱好者,朋友来到深圳,就犹如老鼠进了米缸。
曾经在深圳的大鹏山谷里,看到过几万、几十万只蝴蝶也不足为奇。
在离开深圳去北京工作的那两年,很多人最想念深圳的,就是那些上山下海的时刻。
“3、晨 跑 徒 步
自从5年前参加了一次深圳湾跑团,就再也没法换跑道了。
深圳湾的跑道集美景、空气、跑道于一体的完美融合,最美跑道,没有之一。
傍晚、清晨最喜欢去深圳湾。它自西向东分布在宝安、南山、福田的南部。
无论在哪里聚会,结束都可以很方便地去海边走走,跑跑步。
普通深圳人喜欢户外运动到什么程度呢?
深圳的跑群非常多,有365天雷打不动,每天一跑的,还有的队伍隔天就徒步一次山。
遇到过一位80多岁的老人,每周一次梧桐山 (深圳最高山,海拔近千米),很少缺席,大夏天撑把伞走台阶上山,大写的佩服!
深圳人随随便便就能到找个山徒个步。
而在周末的体育馆门口,会有很多支户外队伍在那里集合。“即便你谁也不认识,只要到那里,也立马会现场被其中的队伍‘捡’走。”
参加过一次“深圳百公里”徒步活动。这是在深圳已经举办了20年的老牌户外活动了,如今每年都有数万人参加,每次徒步会持续一天一夜。
那一次,跟随大部队在深圳湾集合,一路走过深圳的郊野公园、海滨栈道,最后沿路还能看到大峡谷、瀑布和海岛。
在百公里早期的宣传语中,有过这样的文字:有哪个城市能够年年上万人依山傍海日夜行走,只有在深圳。
“4、 活 力 高 效
在深圳街头,很少会碰到路人之间扯着嗓子争个你死我活,也没有路边支摊麻将扑克。
这是市场文化决定的,他们要抓紧一切时间搞钱,没工夫吵架。
在深圳,效率两个字,是随时随地要打在公屏上的。
深圳人之间的某种边界感和规则意识,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的效率优先意识带来的。
在深圳,过马路不闯红绿灯,坐后排要系安全带,不占老弱病残孕专座,都是理所应当要遵守的规矩……毕竟,按规矩办事,最节约时间了。
高度电子化的行政流程,也成为了深圳速度的代表。
我曾经特意掐表算过,自己办港澳通行证和驾驶证,全程就只花了20分钟不到,流程清晰明了,基本全手机操作,到场领号确认完事,也不排队,也不用候场太久。
在北京工作过的朋友,深切感受过两个城市不同的速度。
“在北京,我仅仅是交一个违章罚款,还不扣分的,走进交警大厅,一大爷一大妈两个人,手写纸条放号,一下午才办得完。而同样的情况,在深圳只要一个公众号,3分钟完成。”
不过,讲求效率,确实影响了深圳人谈恋爱。
在一些机构出具的数据榜单中,深圳的单身率,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没有跌出过前三。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没时间,忙着搞钱搞内卷,哪有时间给恋爱。
更何况,谈恋爱费钱费时间。
深圳人的时间可要用在刀刃上。比如周六早上7点去图书馆排队自习;比如地铁通勤路上塞着耳机听网课的年轻人。
深圳人的主题,终归是要回到搞钱上来的。
在深圳,无论和男女老少一起吃钣,无论之前聚会的由头是什么,无论大家都在什么行业,整场谈话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房子,从无例外。
搞钱,是深圳人打破圈层,连接彼此的唯一通道。“就算一群人性格不同、文化不同、爱好不同,一聊到搞钱,马上就有了共识。
但有的时候,是你不得不参与其中。你不搞钱,感觉在人群中是格格不入的。前段时间基金很火的时候,在电梯里,在地铁,在等红绿灯的时候每天上上下下50%以上的人,全在聊基金。
这样的一种氛围形成之后,你是逃不掉的。虽然忙忙碌碌,却也乐在其中享受这样纯粹的快感。
“5、暮 云 春 树
朋友圈里经常刷屏深圳漂亮的云和晚霞,感受深圳日常,从景色,从美食,从工作聊不尽。
无论在哪里,深漂过的人始终是称呼“我们大深圳”。
深圳几乎每天都有的晚霞 深圳几乎每天都有的晚霞 深圳几乎每天都有的晚霞 深圳几乎每天都有的晚霞抬头可见的深圳蓝
好像谈恋爱一样,深圳不仅有浪漫唯美,也有务实,靠谱,值得信赖。
在成都生活过的朋友,一度被成都式的精致外貌卷得有些不适应。
但一落地深圳,发现大家上班都不怎么化浓妆,上班的衣服也都是基本款,妆容朴素大方,但精气神十足。
“深圳人谈物质,但不谈精致。” 印象很深的一次,和朋友去售楼处看房,
销售给指了指人堆里的两个不起眼的小年轻:“他们刚才一人买了一栋几千万的房子。”
“6、 包 容 开 放
转眼来深圳已近7年,深圳的开放包容、兼容并蓄让人印象深刻。
1.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
盘点深圳与海外企业的合作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上扬的曲线。
开放的深圳,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入驻。
2.包容,海纳百川的城市品格。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口号强烈地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对归属感的深沉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
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到此淘金、逐梦,外地人、他乡客的概念弱化,人们不被身份的问题所困扰,不单是普通市民,政府公职人员、领导干部也是各地来的。
人与人之间更能彼此接纳与包容。
这种身份认同上的包容性更延伸到了城市的方方面面,内化为城市的特质,影响着人们看待问题、看待他人的心态,也为干事创业提供了相对宽松公平的环境。
“在深圳,只要有梦想、肯奋斗,就能够沉淀下来。
深圳最大的好处就是包容,让彼此得到融合,这早已成为这个城市独特的品格。”
3.包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深圳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努力营造永争一流、宽容失败的人文情怀。
深圳人宽容对待失败,在制度上为改革创新中的合理失误提供了免责保障,这突出反映了深圳城市人文精神中“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特质。
深圳市中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