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己像他们这样的年纪时,还在大学校园里读书。
校园生活是单纯的、美好的,偌大的校园,从南门走到北门差不多需要半个小时的功夫,给校园内的学子们提供了足够宽敞的空间,以至于同学们除了回到生活区时必须穿过的那条马路,以及十分偶尔的外出购物以外,“社会”这个词几乎被校园周围那不起眼的围墙,完全隔在了墙外,即便视线偶尔会越过围墙,落在校园外的天空、建筑与车水马龙上,身体里的那颗心思其实还牢牢地待在这美丽、又美好的象牙塔里。
而且那时,电脑和网络还都没有如今这么普及,信息的传递也远没有现在这般迅捷,学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靠各种方式的阅读——读书籍,读杂志,读报纸……恍如一个小小的窗口,里面的人,只是偶尔站到窗前,探头望一望外面的世界,好似管中窥豹,然后继续回到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中,颇有点儿古人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感。
只是,不管是待在塔里的人——一如当年的小美,还是已置身塔外斑斓世界的人——一如眼前的两位小伙子,年龄相仿的他们,脸上的笑容与眼中的光彩,都是那么地相似——干净,快乐,闪着希望的光。
小美陷入了回忆,那回忆,甜甜的,很美好,里面有自己青春年少时的一道倩影,周身缭绕着丝丝缕缕缥缈的雾,那是之后的岁月流淌为她增添的痕迹,却丝毫不影响她在小美记忆中的分量。
年少的无忧就是有着这样神奇的魔力,任凭岁月流逝,任凭在真正的社会中摸爬滚打感受人间百味,也丝毫不会让当初的快乐褪色,反而会越久越醇厚,像极了窖藏的美酒。
“看来我真的是老了,两个青春稚气的孩子,两张愉悦阳光的笑脸,就轻而易举地把我带回了记忆中。青春年少,当真是让人怀念,让人留恋,又让人羡慕啊!”
小美反应过来,收回思绪,再度窝进了转椅中。没想到人坐在那里没动,只是由着精神在脑海中游动回想了一番,困意似乎就打消了不少,这多少让小美感到有点意外。
抬头望了望理发师的方向,这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体型偏胖,上身穿灰色卫衣,下身着一条迷彩长裤,最显眼是大腿靠上的位置挂着的一个工具包,里面插着长长短短粗细各异的剪刀、工具,只露出把手处的一小截,在店堂里明亮的灯光中闪着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小美下午来问时,看到的也是这位理发师,当时还特意问了他的理发水平,据说是属于总监级别——这家店里的最高级别,当然也标志着他理发的价格在这家店里属于最高。
看着理发师娴熟的手法,小美不由在心底里暗暗猜测:这个年纪做到了这个水平,应该也算是事业有成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