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听“得意忘形”,有一期内容是专门说语言的力量的。听完虽认可里边提到的一些观点,但是没有太切身的体会,这几天却恰巧几件事都让我感觉到了真的是这样。
语言受限于思维,同样思维也受限于语言。
我们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通常是在头脑中先有了一个想法,然后通过语言将这个想法描述出来。但是这个过程中就存在几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我们能否用语言表达出我们认识的全部,答案通常是否定的。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特别兴奋的一件事,把它讲出来的时候,即便是搜肠刮肚地用尽了所有能用的形容词,但还是很难完全将其美妙之处展现出来。就好比我们无论用多么优良的相机来拍摄,都很难将身处美景中的震撼感表现出来一样,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降维的过程。我们的感知是立体的,被语言描述出来就是平面的了。中间或多或少会损失很多信息。
有的时候自己的思路还没太理顺,但是发现,随着给别人描述,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思路就清晰了。就像写作一样,就是将自己的思路梳理清晰的过程。所以可以看得到,不单单是思维决定语言,同时语言也影响思维。
不同国家的语言是不同的,不单单是发音不同,更有趣的是有的词义在一种语言中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完全找不到与之对应的单词。那可想而知,在没有这个词的语言里,人的头脑中很难有这个词对应的思维方式。学习外语的人会有体会,不同语种中,常用的单词都是不同的,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不同国家的人的脑袋里常用的思维结构不同。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自己的用词,积极的词汇说的多了,自己的脑袋里就是积极的系统,消极的词汇说多了,就不自觉地给自己建立了一个不健康的系统。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追求幸福与成功,而是先把自己变成那个样子,变得值得拥有,然后幸福和成功自己就找来了。所以可以先从语言开始,用本应的那个样子去表达,说的多了,自身系统就建立的更好了,装的像了,就不是装了,那就是自己真实的样子了。
有的时候有些事情拿不准,拿不准的情况下到底要不要去讨个究竟?以我现在的认识来看,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只不过自己还不是很清楚。如果不弄弄清楚,将影响下一步的行动的话,那这种事情需要去问个明白。第二种情况是事情本还没有个定论,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状态,当然,往哪个方向发展都是有可能的。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小心了,因为一旦草率的问自己或者对方这件事到底是不是什么的时候,那很有可能会非常草率的给出一个答案,而这个答案一旦被说出来,那么它就被认为是真的了,从一个可变的未知的状态变成了一个确定的不容回避的事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