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247583/b368c558eb411dd1.jpeg)
假设1本书是400页,你平均1小时能读40页,那么读完1本书需要10个小时,如果你每天抽出两个小时专门用来阅读,那你读完1本书的时间就要5天,这样算下来,你1年能读73本。这个阅读量其实已经相当可观,但值得阅读的书何止千万,一个人即便穷其一生也不能读完其中的十万分之一,这么看来,怎么选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领域和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你喜欢武侠,那就去读金庸,读古龙;如果你喜欢侦探悬疑,那就去读柯南道尔、阿加莎、东野圭吾;如果你喜欢科幻,那就去读阿西莫夫、读刘慈恩……虽然听上去没有《红楼梦》、《战争与和平》这么高的逼格,但也是非常好的书,正所谓开卷有益。所以,不必勉强自己读死活看不下去的书,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尤其在工作以后,时间都耗费在来回的奔忙之中,好不容易有空闲静下心来读读书,那还是读点自己喜欢的吧。
人们只想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
二、选择好译本比选择好书更重要
2016年,郝景芳的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得科幻大奖——雨果奖,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尽管在构思上不错,但无论是情节上、思想上都远达不到雨果奖的水准,它之所以能得到老外的青睐,是因为它翻译到国外的版本使原作高了不止一个层次。这说明了翻译的重要性,好的译本不仅能够翻译出作者的原意,而且能够让人读得舒服流畅。所以,有时候我们并非看不懂名著,而是因为有些翻译实在太烂了,完全歪曲了作者原来的意图,破坏了原著原本的味道。
好的译本能使水平有限的书获得文学奖
三、选择经过时间沉淀的书
什么才是好书呢?是每年获得文学奖的书,还是当年傲居销售榜首的书?抑或是某位著名作家所力荐的书?都不是,是那些越过几百年岁月,款款来到今天,却仍然被社会大众普遍推崇的书,如《三国演义》、如《堂吉诃德》。因此,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这样说道:“作品不依赖机会,除非缺失了某些部分,否则,就以自身原来的样子流传下来,并且,作品在创作和面世时所遭遇的当时情势环境的不利影响,会在以后的时间消失,另外,时间还带来了为数不多的真正具备能力的评判员。”好书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
时间会为我们筛选出真正值得阅读的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7583/1c9854905b155dc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