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联合办公空间
WeWork&优客工场“暗战” 联合办公的IPO钟声为谁

WeWork&优客工场“暗战” 联合办公的IPO钟声为谁

作者: 迈点 | 来源:发表于2019-07-23 15:25 被阅读1次

    小米上市一年之计,斗鱼也上市了。不止是这些,其他领域的IPO钟也频频被敲响,资本和品牌为止振奋不已。而早在2018年就开始对外透露,要开始争夺上市的联合办公,却显得格外安静,直到今年开年以来,WeWork和优客工场好像按捺不住了,为上市做准备的动作增多,不禁让人好奇,联合办公的IPO钟声会为谁先鸣?!


    01

    IPO公布:75天 VS 142天

    对于上市这件事情,WeWork与优客工场的态度有所不同。优客工场是早就有上市的声音传出,隔三差五就会有相关新闻报道。但是每一次都不了了之。面对媒体的追问,创始人兼董事长毛大庆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含糊其辞。

    但是,对于其上市的意图,业内并不曾怀疑。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优客工场属于行业内比较领先的品牌,公司或许是想强调做“联合办公第一股”的概念,体现其试图获得行业领袖地位的意愿。所以在今年的2月13日,优客工场完成了投资人变更,股东数量由50位缩减至46位。对此,优客工场的一位投资人证实 “这些都是因为上市做的技术处理和技术安排。”

    相反,WeWork对于上市在之前并未有过多的透露。而是选择在今年4月29日才对外透露,已于2018年12月递交了IPO申请。一时之间,媒体蜂拥而上,并将其誉为“今年美股第二大IPO”(第一为Uber)。

    WeWork——IPO相关时间节点

    2018年12月  WeWork  秘密递交IPO申请

    2019年4月29日 WeWork 透露递交IPO申请  有望成为美股继Uber之后的第二大IPO

    2019年5月16日 WeWork 公布一季度财报 同期亏损2.64亿美元,收入7.283亿美元

    2019年5月15日 WeWork创建全球房地产收购和管理平台ARK

    2019年5月30日 WeWork 与银行在IPO之前安排27.5亿美元信用额度进行谈判

    2019年6月17日 WeWork准备斥资约19亿美元以收购印度子公司的控股股权

    2019年7月8日 WeWork在未来几个月通过债务融资筹集高达30-40亿美元的债务

    优客工场——IPO相关时间节点

    2019年2月13日 优客工场 完成投资人变更,股东数量由50位缩减至46位

    2019年2月21日 优客工场 意欲今年在纽约上市,估值有望达30亿美元。

    2019年3月26日 优客工场 毛大庆表示优客工场是科技研发公司,可能会在第二批或第三批科创板名单上

    2019年4月4日 优客工场  龙熙地产追加战略投资逾两亿人民币

    2019年7月4日 优客工场 准备2020年赴美首次公开募股,筹资至多2亿美元

    至今,距离优客工场明确有IPO动作已经过去了142天,距离WeWork透露提交了IPO申请过去了75天。IPO的钟声,总感觉越来越近了。

    02

    估值、规模的暗自较劲

    尽管公布IPO意图的时间有先后,但是细细比较,两者的相差还是所去甚远。毕竟WeWork已经递交了申请,而优客工场目前尚未公开自己是否已递交申请。

    除此之外,两大品牌的IPO之路上,还将在规模、估值、创新等方面暗自较劲,否则,IPO的钟声还真说不准为谁先鸣。

    ☐ 估值:470亿美元 VS 110亿人民币

    关于联合办公品牌的估值,不少业内外人士都表示“混沌模糊”。一位PE人士表示,一级市场估值不只是看收入,还有其他因素,比如收入YOY(增长率)。

    以优客工场为例,在成立3年间,其经历了十几轮不同类型的融资,除了现金投资,也有资产作价入股,另有多笔融资查无实迹,这使得优客工场的融资估值变得模糊。尽管在完成D轮2亿美元的融资之后,优客工场的估值达110亿元,成为国内办公领域“独角兽”。

    另一则数据显示, WeWork在过去一年中累计完成72亿美元左右的融资,包括7.02亿可转换债券、中国WeWork 5亿美金融资,以及母公司60亿美金融资。在今年1月与软银的巨额“缩水”交易后,WeWork的估值依然达到了470亿美元。

    数字高低,一眼可见。不过伴随着高估值的WeWork往往没法逃过资本机构以及媒体对其高亏损的质疑。所以,利弊相依也是高估值的WeWork一个致命伤。毕竟在美国资本公开市场,当投资人面临如此高的投资代价和公司估值时,他们喜欢看到企业已经利润。

    ☐ 规模:425个办公地点 VS 58万平方米

    再来看看支撑高估值的基本,两大联合办公品牌的规模。

    WeWork目前在全球27个国家、100个城市拥有425个办公地点,覆盖会员总数超过40万名。海外市场上,以中国为例,WeWork目前在上海、北京、香港、成都、深圳、杭州、武汉和广州等城市拥有74个社区。WeWork大中华团队在今年1月份的媒体沟通会上透露,新一年将继续拓展在南京、苏州、西安、重庆、天津等城市的发展。印度也是WeWork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在服务推出18个月后,印度子公司在20多个共享办公场所拥有3.5万个办公位。WeWork印度公司的客户中包括了微软、亚马逊等公司。在孟买市,WeWork的客户包括了在线音乐服务商Spotify和Bumble等。印度分公司预计,到明年3月,即2020财政年度末,办公位将增加到9万个。

    这也就是为何WeWork要在决定IPO之后,将印度子公司的控制股权收购回来。

    相对而言,优客工场在规模方面的优势并不是很足。据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联合办公活力指数报告》,在规模方面,纳什空间以5个城市布局、100万平方米运营面积、14000家入驻企业、10万+工位数量的超大规模成为行业规模最大的联合办公运营商。优客工场则以布局35个城市、58万平方米运营面积的规模位列第二。

    03

    资本与商业模式的纠缠

    一个有趣的细节,WeWork的商业模式非常多元化,甚至将公司改名为 WE company,以涵盖其越来越广泛的业务内容。但是其资本来源较为单一,因为自2010年诞生以来,WeWork已经募集了12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多数资金来自软银。

    另一方面,尽管优客工场的商业模式看起来不如WeWork丰富,较为聚焦。但是其资本来源丰富,不下20家资本机构对其投资。

    关于联合办公的这一年,我们看到了不少触目惊心的数字,半年消失的品牌数,让行业中的品牌提心吊胆的生存。有人说,这是因为行业盈利能力不足,需要多拓展商业模式;也有人说,这是头部品牌在消耗尾部品牌的精力,试图争夺市场,故意延迟盈利;更有这么一种说话,这个行业压根就是个伪命题,需求是不存在的。

    但是,当写字楼开始因为金融企业动荡而空置率飙升之时,我们看到的是联合办公的扩张,帮助其改善现状。即便是在今年,大部分联合办公都放缓扩张的脚步之后,也有地区的写字楼空置率是被联合办公所挽救。

    所以我们希望听到联合办公IPO的钟声尽快敲响,而在这之前,即便是巨无霸类型的WeWork或是潜力型的优客工场,需要做的事,将原本亏损的业务进行调整,提高自主盈利能力。无论是谁先上市,我们都不希望看到像Uber那样的破发惨烈的局面。原本是为了改善人们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而出现的联合办公,理应在资本市场也为自己谋得一个美好的角色,用资本擦亮身上的闪光点!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空间租赁立场

    戳这里,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WeWork&优客工场“暗战” 联合办公的IPO钟声为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xa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