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各种原因从6月份到现在8月份,两个月没有过去探望父母了。心心念念着昨天总算成行了。从第一次包粽子想要拿给父母吃到现在已经包了第三次的粽子了,觉得自己手艺越来越棒,很想拿给父母再尝尝。今天把上周 好的还有十来个粽子蒸热,煮了饺子。喜欢吃粽子的吃粽子,喜欢吃饺子的吃饺子。留了几个带去给父母,拿了几个还没有熟透的弥猴桃,一行人轰轰烈烈出发了。
大妞要上线上课,不想出门,就由着她了让她吃泡面还是粽子都可以。我先去加了油,再出发。九点多出门,最后还是搞到十点多才到达。妈妈买了龙眼让我们吃,那边一斤才1.5元,而我平时在家附近至少也要5-6元一斤,可见物价差别之大。妈妈去买菜,爸爸炒菜,每次过来都是两老在忙活。爸爸炒完说也不想吃饭,就吃着我带去的粽子,直呼很好吃。妈妈肠胃不太好,不敢吃难消化的粽子。
听到爸爸说叔叔家的孙子今年高考,去年没有考上本科,去年复读一年,今年总算考上了二本,去韶关读机器人专业的大学,真是让人高兴的一件事。总算是考上了,不枉辛苦多一年。而表哥家的儿子今年却以几分之差与本科线擦肩而过,听表哥说孩子自己想要复读,那也只能支持他了。而侄子去年以刚好踩本科线的分数顺利考上大学,可谓是幸运极了。不管是一本还是二本,经过中考的选拔,再到高考的选拔,每一轮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特别是高中的这几年,只有经历过高考的才知道其中付出了多少汗水。虽然说现在读大学不一定有出路,但是站的高度就不一样了。学历越低,你的起点也低,高度就有限,你能看到多广阔的世界呢?而当你读到大学,你的阅历,你认识的圈子,这些高度都决定了站在什么样的层次,决定着你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你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大学是每个孩子最公平的一条出路。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心想事成,考上大学。
大妞很快就高二了,她闯了第一道关坎中考,应该还是有机会考上大学的,毕竟只有进入高中的孩子才有机会参加高考。而反观儿子,明年就要中考,还有最后一年,可当下的他基础差,不紧不慢,每天都是都悠闲地看着课外小说,没有一点学习的欲望,如果中考没有考出好成绩的话,肯定是没有高中读的。有时候想想都替他着急,可是他都不想读,我又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只能放低自己的期待了,顺其自然了。
小侄子明年也高考,十几年真的感觉是一挥间,能陪伴父母和孩子的时间都是屈指可数。有空还是要多探望她们多陪陪他们。而孩子到了青春期基本上就不再粘着父母了,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空间,很多时候都得提醒自己放手,父母与子女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缘份。
队友总是说:我们教不了孩子的,社会会教孩子的,生活总是能出真知的。有些话说出去了,就像倒出去的水再难收了,有些事做了,总是会留下痕迹的。孩子与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些年,一个孩子成长得快乐又阳光,他的心智会更健康;反之,那些被压抑、被控制,成长在悲伤、孤独环境下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总带着灰灰的颜色。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爱,一个孩子得到了足够的爱,滋生的安全感,让她敢于尝试探索,得到好的反馈又进一步让她产生了更多成就感和自信,这种孩子内在丰满,有内动力,学什么都很容易成功;
而另一个孩子因为爱的匮乏,总是在索取、寻找各种满足的途径,害怕和恐惧左右着他,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总是迈不开成长向上的脚步。
原来我们做父母就是孩子的起点。可惜人生没有回头路,过去了就过去了,相信那个曾经的自己也试图成为为一个最好的妈妈。我已经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做到那个样子。宽恕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要以受害者或是拯救者的心态面对孩子,想想现在的我的还可以做一些什么让孩子感觉好一点?加油吧!不惧未来,不思过往,好好活好当下吧!做一个懂孩子的父母,才能成为爱孩子的父母。
网友评论